• 帷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帷幕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0.75 5.3折 58 全新

库存19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米兰·昆德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9917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8页

字数78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532789917

上书时间2024-10-14

问典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
主编推荐:
"【编辑推荐】:

★ 《帷幕》是米兰•昆德拉的文学随笔,是《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的延续,是昆德拉小说理论三部曲之三。

★ 《帷幕》是昆德拉对小说、文学乃至艺术的诸多观念的正名,比如:延续性、历史;历史与价值判断;小说中的人性;小说的地域性;发现未知;现实;荒谬;故事的专制性;形式的自由性;结构;密度之美;琐事的力量;重复;死亡的场景;思辨的语言;幽默感;非诗性;喜剧化;悲剧性;永恒。

★ 由《帷幕》可延伸的话题:
怎样写小说?
昆德拉点赞的好作家有哪些?
怎样读小说?
一个读者的自我修养
与陈词滥调说“不”
怎样避开表演的陷阱?
什么是好的审美?
如何欣赏艺术?
世界的眼光
到哪里去寻找我们的面孔?
怎样理解我们的历史?
生活的戏剧化

"
内容简介:
《帷幕》是米兰·昆德拉的文学随笔,是《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的延续,《帷幕》概述了昆德拉在前两者中的思考,并以更自由的笔触探索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混的小说艺术世界。塞万提斯派堂吉诃德游走世界,从此撕开由传奇、预先阐释织成的掩盖现实本质的“帷幕”……昆德拉总结性地融合自己的生活见闻,提及塞万提斯、拉伯雷、斯特恩、福楼拜、穆齐尔、乔伊斯、卡夫卡等多位他钟爱的小说家,穿插多个文本如《情感教育》《九三年》《白痴》《我弥留之际》,分“对延续性的意识”“世界文学”“进入事物的灵魂”“小说家是什么”“美学与存在”“撕裂的帷幕”“小说,记忆,遗忘”七部分,加以众多小标题,展开对时间、媚俗、喜剧性、遗忘等多个概念的剖析,宣布“一旦用于艺术,历史的概念就跟进步没有任何关系;它并不意味着一种完善,一种改进,一种提高;它像是一次探索未知的土地、并将它们标识在地图上的旅行”,“小说家并非历史学家的仆人”,“小说家不是只想着取悦读者的人”,力证在小说中引入“生活非诗性”之必要。
摘要:
        对延续性的意识
    听人讲过一件关于我音乐家父亲的趣事。有一次,父亲在某地跟朋友们在一起,突然从广播或留声机里传出了一曲交响乐的和弦。朋友们都是些音乐家或音乐爱好者,马上听出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他们问父亲:“这是什么音乐?”而他在想了许久之后才回答:“听起来像是贝多芬的。”大家都强忍住笑:父亲居然没有听出是《第九交响曲》!“能肯定吗?”父亲回答道:“能。是贝多芬最后一个时期的作品。”“你怎么知道是他最后一个时期的?”于是父亲就让他们注意听其中的一个和弦连接,早些时期的贝多芬根本不可能用到它。
    这件趣事大概只是一个聪明人的杜撰,但它却很好地印证了什么叫历史延续性,这是属于我们的文明(或曾经是我们的文明)的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之一。在我们眼中,一切都是历史性的,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带有逻辑性的事件、态度与作品的延续。很小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地记住了我钟爱的一些作品确切的时间先后。无法想象阿波利奈尔在写了《图画诗》之后才写《醇酒集》,因为假如那样的话,他就会是另外一个诗人,他的作品就会有另外的意义!我既喜爱毕加索的每一幅画,又喜爱毕加索的作为一个长长历程的所有作品,我对其中各个阶段的延续了然于胸。一些有名的形而上学问题,如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艺术中都有着具体、清晰的意义,根本就不是没有答案的。
    历史与价值
    试想有这样一位当代作曲家,他创作出一部奏鸣曲,从形式到和弦到旋律都与贝多芬的相似。甚至进一步想象,这部奏鸣曲创作得如此恢宏,假如它真是贝多芬的创作,将会被列为他的杰作之一。然而,不管它多么美妙,假如出自当代作曲家之手,那只会成为人们的笑柄。至多人们会称许作者是位摹仿高手。
    怎么可能呢!人们能在贝多芬的一部奏鸣曲中感受到美学愉悦,而假如是我们当代作曲家中的一位创作的具有同样风格、同样魅力的另一部奏鸣曲,从中就感受不到?这不是优选的虚伪吗?难道美感不是自发的,由我们的感性决定,而是由大脑的智性决定,受到对日期的了解的制约?
    人们对此毫无办法:历史意识如此内在于我们对艺术的感知,所以时间上的颠倒(一部创作于今天的贝多芬的作品)将被自发地(也就是不带任何掩饰)视为可笑的、假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是可怕的。我们对延续性的意识是那么强烈,以至于它在对每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中都会介入。
    结构主义美学的奠基人扬·穆卡若夫斯基一九三二年在布拉格写道:“只有假设存在一种客观的美学价值,才能给予艺术的历史演变一个意义。”换句话说:如果不存在美学价值,艺术史将只是一个堆积作品的巨大仓库,作品的年代延续将毫无意义。反过来说:只有在一种艺术的历史演变背景下,才能感受到美学价值。
    然而,假如每一个国家、每一段历史时期、每一个社会团体都有着它们自己的趣味,那么客观价值又何从谈起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艺术的历史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从属于一个社会的历史,就跟服饰、婚葬礼仪、体育或节庆的历史一样。狄德罗与达朗贝尔的《百科全书》中关于小说的词条就是这样看待小说的。该词条
...
目录:
第一部分 对延续性的意识

第二部分 世界文学

第三部分 进入事物的灵魂

第四部分 小说家是什么

第五部分 美学与存在

第六部分 撕裂的帷幕

第七部分 小说,记忆,遗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