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分类与中国近代学术系统的重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知识分类与中国近代学术系统的重建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99.67 6.7折 298 全新

库存7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文韬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39312

出版时间2023-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980页

字数1000千字

定价298元

货号SC:9787301339312

上书时间2024-07-09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文韬
  ----------------------------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先秦两汉文学硕士、中西比较文学博士,2015—2016年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涉及中国思想史、古代文学、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艺术理论与观念等领域。已出版译著2部、史料长编1部。在学术核心期刊发表《从“以文存园”到“纸上造园”》《儒家器物观与中国传统艺术造型》《雅俗与正变之间的“艺术”范畴》等论文十余篇。完成国家科研和出版项目3项。
主编推荐:
这种全面的、系统性的学科制度与学术框架的研究,可以为人文学科提供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当前的教学调整和教育决策提供学理的支持,有利于我们对现代学术再造和未来文化发展的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近代中国如何参照西学,重新类分学术,从而建立新的系统,奠定今天的学术发展格局。这个过程既推动了中国学术融入世界,也改变了系统逻辑和传统思维。

知识分类是一个切入点,于上透视西方文明如何在“物之序”的层面冲击并改造固有学术,把现代学科看成须在后殖民意义上予以检省的文化冲击的结果;于下把学科概念、学术范畴、科目关系、系统结构、知识形态等分散的关节点,整合成由点到面、由外及内的网络联动体系,深入细部的同时总揽全局。

对知识纲目、系统结构、学术理念变化与重组的研究,展现了单一学科史难以传达的学术路径和知识全景图的改易,有助于深入把握近代学术乃至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再造,有利于重新检省国人对西学的理解与接受,推动今后的学术发展与文明对话——既包括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古代传统与近代发明的现代传统之间的沟通,也包括各学科的横向贯通与良性互动。

目录:
导论为什么是分类

一福柯的寓言

二交叠的“知识型”

三分类即文明

四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必要

五文化和社会理论的介入

六研究简说

第一章西学门类的认知次序与接受语境

第一节半坛陈酒:天文算学的接受基础

一中西争历的故实

二会通中西的清初天文学

三硕果犹存的算学基底

四传统数学的退场之思

第二节“格致”之惑:物理与化学的接收分歧

一定名定性与路径依赖

二“物理”范畴的凌乱

三成为典范的“化学”译介

四格致异同辨背后的中西学术观

第三节险夷之间:政法泛滥的缘由

一政法新术与宰相旧学

二中西合力与西风东移

三政法新学与政书旧目

四本无与旧有的矛盾

第四节一池萍碎:实学的兴起及其后效

一农学的故闻与新知

二农事成学对四民社会的考验

三兵学和商学的独立

四工学对士学的冲击

第五节舍道求器:当西教遇上“磐石”

一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教

二以科学传教与道器分离

三合儒辟佛与舍道求器

四清末对教义的有意规避

第六节文化交流的主动与被动

一不求全体的实际选择

二学科版块的非均衡发展

三“发现中国”的反向传教

四西方汉学的隆兴

第二章科举与学堂:教育改制背后的社会转型

第一节制外西学:洋务学堂的教学实践

一三条辅助路线的梳理

二增设天文算学馆的争议

三洋务学堂的教学方式...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