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圆大地 袁隆平传 增订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梦圆大地 袁隆平传 增订本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9 5.0折 58 全新

库存104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昆仑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9787520426350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656页

字数320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520426350

上书时间2024-07-08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姚昆仑,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协普及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曾获中组部、科技部等9部委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优选个人荣誉称号”。出版作品有:《梦圆大地:袁隆平传》《王永志院士传记》《科学技术奖励综论》《光盈大地 炽心玉质:涂光炽传》等8本,发表论文及科技文化类文章200余篇。其中,《袁隆平传》于2003年获“五个一工程”第九届“入选作品奖”;修订版于2015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2016年被中组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第三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创新教材,2020年被列入教育部首次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1年入选中宣部2021“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
主编推荐:
《梦圆大地:袁隆平传》2015年出版以来,获得2015中国影响力图书,推荐理由:这不仅仅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传记,更是一部关于杂交水稻的难得的科普读物。同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2016年,被中组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第三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创新教材。2020年,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1年,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同年,入选中宣部2021“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2021年,作者再次对《梦圆大地:袁隆平传》进行了增补和修订,更新增补了这六年来的新内容。本增订版内容已于今年4月在喜马拉雅音频播出。
内容简介:
袁隆平是世界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本书以作者大量的一手采访资料、水稻种植史料和杂交水稻知识为铺垫,突出反映了袁隆平的超人魄力、求是作风、创新精神、哲理人生和高尚情操。本书带你走进袁隆平的世界,了解大师独特的成长经历,体味理性的阳光和科研的韵律,感受他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真情。本书是青少年励志的佳作,也是公众近距离了解袁隆平,触摸杂交水稻研究脉络,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难得读本。
摘要:
        驯养动物、种植作物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杰作。正是那1万多年前开始的第一次农业革命,人类摆脱了采集狩猎、茹毛饮血的时代。
    水稻是大自然赐予的神奇植物,它的驯化、栽培,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之一。中国与水稻有不解之缘,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随着人类农业文明的发展,水稻成了中国和世界上大部分人不可或缺的食物。
    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起源期、确立期、扩展期、兴盛期几个阶段。起源期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确立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扩展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铜器石器并用时代,兴盛期相当于青铜器时代。在我国远古的传说中,认为“黄帝始蒸谷为饭”,而“益”是种稻技术的传播者,《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即派遣“益”在低湿地区领导发展水稻生产。根据《史记·秦本纪》考证,“益”即伯益,又作“大费”。“费”字是“□”字的变形,也就是野生稻。因此,后人认为大费及其先人是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创始人。从传说来看,大费所居住的苏北等地乃是古代野生稻分布较广的潮湿多水之地;大费所处的时间为距今7500一8000年的唐尧时代。据此可以判定,现在种植的常规稻,应该是先民们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由野生稻渐渐培育而来的。
    “稻”字在3200年前的殷代甲骨文中就已出现,比印度《阿闼婆吠陀》中记载的“稻”字要早几百年,此外,水稻还有“稽”“稆”“□”等称谓。我国《诗经》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黍稷稻粱,农夫之庆”的句子;周朝的《周礼·夏官·职方氏》则有“其谷宜稻麦”的记载。文献记载表明,自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起,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山东等地都已种植水稻;在我国南方,水稻很早以前就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了。
    水稻的驯化、栽培,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之一。关于水稻起源、驯化过程的研究及驯化基因的鉴定分析,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亚洲栽培稻是由亚洲的野生稻驯化而来,然而,亚洲栽培稻最早起源于哪里?是中国,还是东南亚、南亚,或是其他地区?事实证明,我国是稻作起源地,它具备了发现最古老的栽培稻、发现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发现古人类的稻作生产工具的三项条件。我国考古发掘提供的证据像闪亮的珍珠,把中国稻作文化的历史很流畅地串了起来:
    江西仙人洞出土的稻作遗存,距今约14000年,仙人洞附近的吊桶环遗址以及打谷场遗迹,为目前水稻起源的最早佐证,引起国际考古界和农学界轰动。
    广东英德牛栏洞发掘出人工栽培水稻的硅质体,经测定,为原始人工栽培稻谷谷壳化石,距今有12000年的历史。
    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大量碳化稻壳,据放射性碳14断代,距今9000多年;最早的栽培稻实物是在湖南澧县彭头山。
    裴李岗、贾湖类型文化发现的栽培稻,经放射性碳14测定,该遗址的年代距今为7000~8000年。
    浙江桐乡市罗家角村遗址出土的稻谷为籼粳混合稻谷,经放射性碳14测定,距今有7000年以上。
    河姆渡遗址出土人工栽培稻遗物,包含籼稻和粳稻,距今5000~7000年。
    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存中,发现了5000年前的稻谷遗迹。P4-5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少年的情怀

1神州出嘉禾

2"二毛"趣事

3少年立志

4博中忆趣

5游泳健将

6跨进"农门"

第二章禁区拓荒者

1大学生涯

2"月光花红薯"的困惑

3"影印杂志"的启发

4灾难真情

5禾下乘凉梦

6杂交优势

7触及禁区

8携手前行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