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研究入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中国研究入门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7.61 6.9折 69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冈本隆司,(日)吉泽诚一郎编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09016473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0页

字数205千字

定价69元

货号SC:9787509016473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袁广泉(1963年—2020年5月22日),知名翻译家。
    先后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副教授。2020年5月22日,袁广泉先生去世,享年57岁。
    翻译代表作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石川帧浩,2006年);《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狭间直树,2012年);《“红星”:世界是如何知道的》(石川帧浩,2021年);《近代中国研究入门》(冈本隆司、吉泽诚一郎,2022年)等。
主编推荐:
"
※ 接近中国本质的指南
由冈本隆司、石川祯浩、吉泽诚一郎、西英昭、村上卫、斋藤希史和村田雄二郎共7位日本新一代很好学者集体巨献,有机覆盖各个主要领域,堪称接近中国本质的指南。

※ 近代中国入门读物
不仅让我们了解近代中国研究各领域的现状和近期新动向,更示范了将学术作为志业追求应有的风骨,尤其适合有志于了解近代中国的读者阅读。

※ 翻译名家袁广泉先生的最后译作
袁广泉先生为“才华绝代的翻译家”。
—— 狭间直树(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如果史学界的译者可以称家,广泉当之无愧地应居其一。
——桑兵(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日文著作中常见的暧昧、兜圈子的写法,经由袁广泉的译笔而消失无形,可使中国读者毫无滞碍地顺利读进去。
——石川祯浩(《“红星”是怎样升起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作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1974年由坂野正高等编《近代中国研究入门》这一典范之作的与时俱进的更新,所述为研究“近代”中国的基本要领,故称“入门”。本书的目标是“打破封闭意识,追求跨学科中国研究”。执笔者都是日本新一代的代表性学者,以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为出身背景,包括冈本隆司、石川祯浩、吉泽诚一郎、西英昭、村上卫、斋藤希史和村田雄二郎。
本书共分“社会史”“法制史”“经济史”“外交史”“政治史”“文学史”七章,书后还附录有全体执笔者的座谈会纪要,就研究中的切身体会和实际困惑展开讨论。
摘要:
        据人类学家新吉乐图(Shinjilt)研究,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某乡乡民在1954年被认定为蒙古族,到1958年却被当作藏族,到1982年,该乡几乎全部居民又被从藏族改作蒙古族。该区域的蒙古人古代属和硕特部,其一部演变为河南蒙旗。但该区域居民多数说藏语,故河南蒙旗人也学会了藏语,并受藏族文化影响(现已基本不通蒙古语)。
    客家人居住于华南及东南亚等地区,说客家话(汉语方言之一),被视为拥有独自文化传统的“民系”。不过,人类学家濑川昌久曾指出,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客家”这一群体意识并非总是带有特别意义;就与操广东话的当地人的关系来看,有时其归属意识由本地人转换为客家人,或反之由客家人转换为本地人。
    20世纪初,民族概念引入中国,成为各地发生争执的原因之一。辛亥革命的意识形态含有排满因素,而排满无疑体现汉族做国家主人的主张。当然,彼时论者的主张十分复杂,但在华南,是否为汉族是关乎政治地位的重要问题。正因如此,比如有的教材称客家不是汉族而招致激烈批判。而认为孙中山是客家人的主张,则民国时期客家人提高地位。据笔者管见,似并无史料显示孙中山曾自称客家,但在当今,孙中山是客家人已属众所周知。这或许也是包括国民党要人在内的客家人多方宣传的结果。
    人口大量流入是城市的特征之一。而城市社会则存在以籍贯为背景的歧视性构造。比如,根据洪成和研究,在18世纪的苏州,从事棉布砑光的踹匠多从江宁府迁居而来。踹匠从事单纯的重体力劳动,初时曾与地痞无赖彼此勾连,故成为治安监管的对象。而苏州附近掌握相当技术的工匠则从事丝织工等较好工种,收徒时也从自己的家乡寻找。就这样,城市人所从事的工种因籍贯不同而有天壤之别,且极易形成固定阶层。
    同样现象,在19世纪以后仍然存在。韩起澜的研究将焦点指向近代上海“苏北人”的地位,并揭示了歧视的构造。从江苏省北部来到上海的“苏北人”,较之来自其他地区的工人,很少从事较好职业,贫穷且居住环境恶劣,故而在上海深受歧视;而这种歧视本身又影响到“苏北人”的就业,致使其经济地位难以改善。按韩起澜的理解,这是通过移居形成族性的过程。
    阅读中国学者的研究必须慎重。不少著述基本要领不规范,如史料涉猎半途而废、原始史料注释不清晰因而无法确认等。史料收集本应认真、周全,总期自己走过之后不再有一页遗漏。但不少中国学者研究后,后来者还得再费搜寻工夫。就像收割庄稼,他们随便割几镰就走,别人不得不再仔细收割一遍,令人困惑不已。无论怎么看,这都是在浪费研究资源。笔者身为外国人却不禁担忧的是,中国学术界如果不排除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学者人数再多,学术研究也不会有长足进步。
    政治活动,只要打着实现“社会正义”的旗号,就脱不掉某种主观色彩。难办的是,近代以后,这种主观色彩披上了各种意识形态的外衣。“革命”“运动”多发的中国20世纪往往既被称为“政治世纪”,也被称为“意识形态世纪”,其原因在此。而更难办的是,这些“革命”“运动”多半不会一次性完结,而是意识形态所规定的下一次“革命”“运
...
目录:
汉译本序言 狭间直树 - i

日文版前言 冈本隆司 吉泽诚一郎 - ix

序 章 研究的前提与现状 冈本隆司 - 001

第一章 社会史研究 吉泽诚一郎 - 023

第二章 法制史研究 西英昭 - 049

第三章 经济史研究 村上卫 - 075

第四章 外交史研究 冈本隆司 - 101

第五章 政治史研究 石川祯浩 - 126

第六章 文学史研究 斋藤希史 - 148

第七章 思想史研究 村田雄二郎 - 172

座谈会 近代中国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 19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