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受伤边成长 超越依赖与自卑 修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边受伤边成长 超越依赖与自卑 修订版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4.65 6.3折 55 全新

库存1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加藤谛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00191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80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55元

货号SC:9787300300191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加藤谛三,1938年生于日本东京,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
    擅长用心理学的论据,通俗易懂地解读现代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担任日本家喻户晓的电台栏目《人生问题咨询》的主持人长达半个世纪,2016年被授予“瑞宝中绶章”大赏。
    著有《告别不安》《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情感暴力》《与内心的冲突和解》等众多经典畅销作品。
内容简介:
“活得很自卑”是很多人人生的写照,他们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看不到自身的价值;他们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满足周围人的期待上,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他们不敢向别人提出正当的请求,也不敢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他们爱得很卑微,无法享受别人的爱意,也总是在爱中受伤。而这一切,都源于对被抛弃的恐惧,源于“不被爱的时候该如何生活”这一人生主题。因此,我们该如何应对内心因缺爱而产生的不安和纠结,超越依赖与自卑?
    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大师加藤谛三向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满足自己幼儿时代遗留下来的愿望,抚平内心的情感创伤;
    与有主见的人交往,你的自我也会获得解放;
    不要成为他人的情绪垃圾站,这种看似推心置腹的倾诉并不会让你感到轻松;
    不要隐藏自己的弱点,真正亲密的关系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
    永远不要怕自己不被爱,即便没有父母的爱,人也能活下去。
摘要:
        提防会带给你压力的恋人
    心智成熟的人只会要求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心智不成熟、欲壑难填之人,总会将一些无理要求强加给亲近的人。
    比如,一位社交孤立的父亲在和儿子相处时,就会给儿子施加很多不必要的压力和责任。如果这位父亲在工作中和同事相处得不融洽,也无法活跃在各种社交场所中,那他回到家后就很可能会为了消除自卑感而将一切怨愤都撒到儿子身上。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儿子不仅要扮演儿子的角色,还要扮演另外三个角色——欣赏他的领导、尊重他的同事和言听计从的下属。
    如果可怜的儿子无法满足这些期待,就会引发他的不满。
    如果一个没有知心朋友的男性突然走了桃花运会怎样呢?那他很可能会将原本应该在友情中得到满足的情感需求转向爱人,把爱人当“哥们儿”。很显然,爱人是无法满足这种要求的,久而久之,便会因这种无休止的要求而产生负面情绪。即使他嘴上没有明确提出要求,但他欲求不满的情绪也会影响到爱人,导致爱人和他相处时备感压力。
    明明自己对爱人一点也不温柔,却一味要求对方对自己好。他们不断伤对方的心却不自知,毫无疑问只有分手一个下场。
    相比之下,有的男性在公司里左右逢源,与上下级相处得都很好,并与学生时代在俱乐部里认识的红颜知己也维持着适度的友谊。如果与这样的男性谈恋爱,就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压力。这样的人不会要求爱人去做其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他们的内心是富足的,所以有余力去体谅对方;而那些内心欲求不满的人首先关注的是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他们没有多余的能量去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当人们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通常会选择那些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但是一名社交孤立、表达欲得不到满足的男性,往往会和爱人聊一些理应与男性讨论的话题,以此获得满足感。如果对方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就会引发他产生新一轮的不满。
    在性方面也是如此。最近的周刊杂志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性爱秘诀,很多女性都会以此为蓝本,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像性爱秘诀中的男性那样去做。这无疑会让年轻男士们压力倍增,有些人甚至因此雄风不再。
    人的欲望是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得到满足的,但是,越是人际关系不好的人,越会把一切都寄托在当下仅存的人际关系中。其结果就是,连这所剩无几的人际关系也难以维系,最终走向终结。
    依赖性越强的人,越追求绝对的爱
    在大学教书的时候,我发现和那些人缘好的学生打交道非常舒心,交流的过程也很愉快;相反,和那些被同学们孤立的学生打交道,就会耗费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那些能和同学友好相处的学生在面对教授时,只会提出一些必要盼请求,基本上不会提任何无理要求。他们能够充分享受与同龄人交往的乐趣,在与年长教授的交往中也很懂得分寸,当然他们也很少有什么在同龄人中未竞的需求需要转移到教授身上。因此,他们和教授之间便能保持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毕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与教授之间的亲密度还会增加。比如,有些人会邀请教授做自己的推荐人,这样一来,他们之间就会有更进一步的接触,关系也就会越来越近。
    而那些
...
目录:
Chapter 1  为什么你总是得不到爱

提防会带给你压力的恋人

依赖性越强的人,越追求绝对的爱

“恋母情结”的精神构造

开启内心的防御机制,反而会陷入另一种不幸

乖僻的人自尊心很强

“老好人”的背后是罪恶感

不被爱的人会生出奴性

付出是一种生产型行为

不爱别人的人,也不会被别人爱

Chapter 2  爱是如何变成恨的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世界应当为我服务”

无法接受失恋的你就像个孩子一样

“挫折使人成长”什么的都是谎言

无法实现自我发展的人会沉迷于报复

总在意别人的人,不是真的善解人意

过度保护其实是一种伪装的憎恶

日本人的母性意识很危险

有的母亲本质上就是拒绝孩子的

对为人妻的母亲扭曲的期待

内心的不安会破坏人际关系

当爱变成恨

Chapter 3  不被爱的人如何才能成熟

不自信的人很难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诚实面对自己,才能看清他人

焦虑的源头是母亲

对母亲的信赖决定孩子的一生

按照父母的期待长大的孩子,会有很多问题

成年人也有撒娇的需求

孩子是不会被惯坏的

越任性的人,越会在意别人

情感的成熟是有正确顺序的

内心的安宁比什么都重要

Chapter 4  一味讨好,就能得到想要的爱吗

相互憎恨的恋人们

隐瞒弱点的人很难和别人友好相处

不要在意别人的期待

作为回报的爱没有任何意义

与放松的人交往

与有主见的人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