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的客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艺术的客体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2.84 6.3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玛丽安·霍布森(Marian Hobson) 著;胡振明 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63346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45页

字数330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567563346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胡振明,江西省南昌市人,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18世纪英国小说,在《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等靠前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对话中的道德建构——十八世纪英国小说中的对话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世纪英国小说与文学公共领域的建构研究”。
精彩内容:
致中国读者我的专著《艺术的客体:18世纪法国幻觉理论》是关于18世纪法国表现主义理论的阐述。尽管我因此时法国文化具备某种主导性而聚焦法国,但实际上本书多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文化有关,相形之下,涉及英国文化不多。 我的论述基于大量阅读之上,但也由一系列假设构建。首先,理论家研究的实际语言至关重要。借用深受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及英国哲学家奥斯丁(J.L.Austin)影响的方法,我总是沿用已被他人使用的现有术语,而不是假以他词,也没有用我认为是更早期作者本意的现代术语来概述。往昔的确是另一个国度,如时下流行语所述。但我就此增添另一个假设或原则,即在西方艺术中存在一系列已被建构的问题,尽管这系列问题随着时间而发展,并有自身历史,但非常稳定。贯穿西方哲学的表现问题基于真实问题,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年)起,某些哲学家已指斥艺术整体而言是不真实的,且与“现实世界”为对。在柏拉图看来,艺术似乎被不当地比作我们人类视为“现实世界”之物。但这个世界本身可能只是洞穴墙壁上的倒影,与之相对的整体真实,“真实存在”可能会被感知,但未曾目睹。美学意象因此只是自身仅为表象之物的表象:“并非真实之物,但仅看似真实”(柏拉图,《智者篇》[Sophist],348b)。该美学观点的发展因此基于某种否定之上。一个关于艺术感知的复杂历史由此演变,我们可能开始对艺术作品有如此兴趣,以至于我们忘了艺术作品并非真实,仅为真实之物的意象;或相反,我们在欣赏画作,阅读小说的同时,我们隐约意识到它们并不是向我们展示真实之物,而是真实之物的某个意象。中国书法、艺术、美学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发展,这与我借助阅读而了解到的过程大相径庭。一位中国朋友致信于我,告知发轫于西方的透视画法(从光学及数学视角衍生的技巧)在中国艺术实践或思想中并不存在。相反,她写道,艺术
...
内容简介:
艺术作品是模仿吗?如果是,它们究竟在模仿什么?艺术家应该提醒受众,他们所见的实际上只是艺术技巧吗?抑或,艺术家应该首先极力说服受众将幻觉当作现实来接受吗?诸如此类的问题知名品牌了始自希腊的美学理论,并在18世纪法国引发了极为热烈的探讨。
在《艺术的客体(18世纪法国幻觉理论)》中,玛丽安·霍布森教授分析了这些讨论,逐次聚焦绘画、小说、戏剧、诗歌和音乐。通过一个个实例,她将理论与当时的艺术作品联系,同时指出,每个艺术理论之内的争议(除了小说这个重要特例)都是围绕受众关注度的性质而展开的。一种观点允许作为技巧的艺术客体之意识存在,另一种观点则设法明令禁止这种意识,并使艺术的幻觉完整。在详述相关理论观点分歧的过程中,霍布森教授提出了一个新方法,以此勾勒伴随整个18世纪历史进程的艺术风格演变历程。
此外,本书还有着更广阔的全景。当模仿对狄德罗、卢梭及其他18世纪理论家而言是一个重要概念时,关于诗歌和音乐据称为模仿之作一事并未明了。如果这些艺术门类将在如是理论存,那么模仿必须将自身指向情感与思想状态,而非外在客体。在讨论如是概念转变时,霍布森教授亦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研究开创了一个重要视角。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导言I 幻觉与近似
导言II 幻觉:新瓶旧酒
第一部分 幻觉与艺术:从模仿的真相到真相的模仿
第一章 幻觉与洛可可:“炫目”理念
第二章 艺术与复制品:真实模仿
第二部分 小说中的幻觉与形式
第三章 排斥虚假
第四章 虚假的包容:小说中的小说
第三部分 幻觉与戏剧:戏剧、观众与演员
第五章 戏剧
第六章 观众
第七章 演员
第四部分 幻觉与诗歌理论:从虚构到伪造
第八章 幻觉与诗人的声音
第九章 为何诗人用自己所用的语言?
第五部分 作为主体性的幻觉:音乐理论
第十章 音乐与幻觉
第十一章 音乐与模仿
结论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