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珠泻玉韵连风 朱雪琴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飞珠泻玉韵连风 朱雪琴传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82.36 7.1折 116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陶春敏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6325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28页

字数382千字

定价116元

货号SC:9787208166325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朱雪琴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她有着过人的天赋和惊人的创造力,是《珍珠塔》脉系中专享能够突破“沈”“薛”声腔的樊篱而屹立高峰之人。朱雪琴是第一个创立苏州弹词流派的女艺人,也是第一个打破传统观念和男下手合作并取得成功的女上手。本书以审慎的态度和详实的资料,真实还原朱雪琴的传奇人生,同时也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感知时代变迁、观察评弹发展的历史窗口。
摘要:
        诞生东河头
    1923年5月30日,农历四月十五日,在浙江濮院东河头一户简陋的民居内,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婴,用她洪亮而富有节奏的啼哭声,宣告自己的诞生。接生婆凭着自己几十年的经验,竟误以为是个男孩,“大胖儿子”正要出口之际才发觉是女孩,幸亏她经常走家串户,应变能力强,窘态一闪而过,马上口称“千金”,连连恭喜,不住地夸奖女婴喉咙响,眼睛大,脸蛋漂亮,将来吃“开口饭”必定红得发紫。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没想到接生婆的恭维之辞竟然成了精准的预言!二十多年后,这名女婴真的成了名满书坛的女弹词大家,她那独特的嗓音和唱腔风靡江浙沪,她的唱调被听众赞誉为“琴调”。她,就是评弹界第一个女声弹词流派的创始人,弹词艺术家朱雪琴。
    朱雪琴的父母并非濮院人氏,生下朱雪琴之时,他们只是刚刚来到濮院寻求生计的异乡之客。小夫妻俩背井离乡的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朱雪琴的父亲姓吴名浩希,本是江苏镇江人(一说是江苏丹阳人)。晚清和民国年间,由于内战频繁和连年灾荒,镇江、丹阳一带大批人口背井离乡,赴上海和江浙等地谋生,朱雪琴的父亲就是这样跟着同乡到了上海。为求生计,他做过腌腊店的小伙计,后来又在小东门外顾家的神袍店谋了一份职业。
    小东门原名宝带门,在上海老城厢九座城门中比较有名,门外即是有着上海水上门户之称的十六铺码头。早在明清时期,小东门十六铺一带就有各地商贾开店设庄,从事农副土特产交易,此后渐趋繁荣,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
    朱雪琴父亲所在的神袍店主要制作神佛、僧道、艺人的袍服和戏班的戏装,店铺虽然不大,但因为开设在小东门这个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地方,生意着实不错。店主夫妇的独生女顾秀英长相俊美,泼辣能干,是店里的当家小姐。朱雪琴的父亲模样英俊,朴实勤劳,深得店主一家的信赖,除了打理杂务之外,也跟着店主学做一些简单的裁缝活。
    当时已是民国初期,社会观念逐渐解放,像神袍店这样的小户人家,自然不会再拘泥未婚男女之间的封建礼节。因此,店堂内朝夕相处的当家小姐和小伙计,逐渐从熟悉产生好感,进而萌生了爱慕之意。两人偷偷发展的恋情很快就被店主夫妇看破,并且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为了及早斩断他们的情丝,避免不堪设想的后果,店主急急忙忙给女儿托媒说亲,要找个殷实之家把她嫁了。面对亲情和爱情的抉择,脾气倔强的当家小姐果断地选择了爱情,为了追求自由幸福,放弃优越的生活,毅然做出了影响一生的决定——私奔。根据事先的计划,他们匆忙逃离上海,一路向西,来到一百多公里之外的浙江嘉兴,最终在丝绸业发达的濮院落脚。
    濮院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古称槜李墟。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和越国的边界,也是吴越相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槜李之战。唐宋时濮院还只是一个草市,习称幽湖。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原籍山东曲阜亲贤乡的著作郎濮凤(字云翔)随宋高宗南渡,初与弟濮凰寄居广德,建炎三年(1129年)扈驾临安(今杭州),濮凤悉以家产让弟,因见幽湖一带多栽梧桐,自己的名字为凤,正好符合“凤栖梧桐”之意,遂举
...
目录:
总序吴宗锡

序高博文

第一章坎坷童年

诞生东河头

家庭陷困境

聚散同福园

琴川旧家声

第二章漂泊江湖

书码头因缘

艺海苦作舟

小荷露尖角

男女档风波

普余社明星

挣扎在乱世

历劫未沉沦

抗日之传说

第三章冠盖群芳

“琴调”夺先声

“塔王”亲提携

两父争一女

“双朱”耀书坛

无意争“皇后”

第四章焕然新生

匆促说新书

迎接新人生

义务唱会书

爱国大宣传

旧书“斩尾巴”

第五章艺术巅峰

缘定朱郭档

打造新长篇

琴调臻圆熟

参加上海团

艺术攀高峰

走出江浙沪

盛誉满香江

第六章岁月荒唐

评弹革命化

痛失好搭档

第七章情深谊长

不忘养育恩

仗义助同道

雪庐师生谊

坎坷感情路

绝世母子缘

第八章桑榆晚晴

迈步新征程

余晖映书坛

暮年“吃生书”

乡音寄深情

艺坛六十春

生死谈笑间

附录

附录一朱雪琴演出作品简目

附录二朱雪琴音像资料一览

附录三朱雪琴年谱

附录四我的唱腔风格的形成

附录五“薛调”“琴调”琵琶伴奏的经验

沿着母亲的脚印行走朱一鹤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