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传媒发展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传媒发展报告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6.09 7.1折 79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强荧,焦雨虹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02667

出版时间2017-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49页

字数345千字

定价79元

货号SC:9787520102667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强荧,男,1957年6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高级记者,二级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协会员,上海市领军人才。1995年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1998年获“中国报刊之星”称号,2001年获上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数十次获中国新闻奖和上海新闻奖。曾经长江漂流,摩托西行,走过沙漠,找过野人,攀登雪山,穿越丝路,申奥远征,闯过南极,去过北极。坚持笔触扎根于民众之中,亲身体验出租车司机、巡警、殡葬工、卖报人、保险推销员等普通劳动者生活,发表系列体验式报道。1994年,新闻作品义拍,所得捐赠给上海市记协,创立“强荧风险新闻奖”,定期表彰一批敢冒风险采访的新闻记者。2003年,在南纬72度56分30秒、东经75度16分39秒发现外星陨石,成为中国发现南极陨石第15人,国家极地办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命名这块陨石为“强荧GRV021604”。

焦雨虹,女,江苏人。文学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副教授。世界华文文学协会会员,广州市作协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媒介与传播、文化产业。主持、参与多个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并撰写研究报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相关学术著作多部。
内容简介:
本书以“移动传播与媒介创新”为主题,分析传媒形态,解读传媒格局,追踪热点现象,探究传媒发展趋势。移动传播对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产生巨大影响,媒介融合进入以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新阶段。终端智能化、应用移动化、形态可视化、服务全球化是发展大势,中国传媒当抓住时机迎接挑战,建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传媒新格局。
目录:
Ⅰ总报告
1移动浪潮中的传媒创新【强荧焦雨虹】/001
一态势与热点/002
二移动传播的解构与建构/008
三主流媒体的移动化融合创新/014
四问题与对策/020
Ⅱ转型篇
2作为创新的媒体融合:解放日报深度融合与整体转型观察【白红义】/022
3新媒介语境下的主流媒体身份构建——以《文汇报》为例【李敬】/036
4传统媒体转型创业、时政新闻再谱新章——“澎湃新闻”影响力研究报告【王月】/046
5主流电视台叩击时代的大招——“看看新闻Knews”IP的运营分析【涂鸣华】/056
6媒体融合背景下上海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创新发展——以《人间世》为例的考察【王蔚周全赵红霞】/066
7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广播转型策略——以阿基米德FM为例【吕鹏郑春风王明漩】/082
Ⅲ应用篇
8我国移动阅读APP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孟晖】/094
9广电集团APP产品发展与运营报告【王建磊】/107
10浅论作为“生活方式报道”的微信公众号【董倩】/119
11移动互联时代新闻APP的技术与运营创新——以“今日头条”为例【张昱辰】/130
12移动传播环境下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调查【郑博斐】/144
13浅析新媒体云平台的发展现状【叶雪枫】/154
Ⅳ产业篇
14重返客厅:我国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发展分析【同心】/165
15报业上市公司转型发展研究:对2015年年报数据的解读【童希】/176
16什么决定你的新闻:平台媒体新闻业务算法机制比较研究【方师师】/189
17电视综艺的变革与创新:2016年国产综艺报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