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演进与绩效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演进与绩效研究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6.96 5.6折 66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书生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15713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5页

字数313千字

定价66元

货号SC:9787552015713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方书生,1980年生,安徽枞阳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经济史、经济地理,承担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撰有博士学位论文《近代经济区的形成与运作: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口岸与腹地(1842-1937)》、博士后报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空间的演化与机制(1840―2008)》,参与撰著《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
内容简介:
最近20多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超越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最耀眼的板块。实际上,上溯到100多年前,在第一次全球化时代,就首次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探寻该地区长期以来区域经济体的形成、演化、绩效、内在活力源泉,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透过长时段历史,不仅可以看到她的前世今生,也能就她的未来发现一些值得思虑的问题。
目录:
绪论空间演化及度量的理论与实证
第一节长时段经济史的新视角:空间的力量
一、第三只“眼睛”的出现
二、空间与经济的合流:历程与观点
三、将空间经济分析置于发展地理学的视野之中
第二节选题的缘起、意义、方法
一、缘起与价值:长时段空间研究的缺失
一、为何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相关研究起点概述
一、文献与近代长三角地区经济地理研究
二、空间视角下的现代长三角地区经济空间研究
三、长三角空间经济的演化与绩效
四、基本内容、主旨、框架
第一章晚清时期经济空间的重构与绩效(1842—1914)
第一节经济空间变革的背景
一、口岸开放与经济变革
二、交通运输改进
三、商业、手工业与近代工业
第二节近代早期空间演化的逻辑
一、区位与循环因素
二、要素流动与路径
三、从贸易到地方性生产
四、简评:近代早期空间经济的演化
第三节经济地理的重塑与绩效
一、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分割
二、经济密度的空间变化
三、经济距离的空间演变
四、简评:空间演变与经济发展
第二章民国时期经济空间重构与绩效(1915—1949)
第一节经济空间变革的背景
一、交通运输的发展
二、近代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近代晚期空间演化的逻辑
一、区位选择与循环因果
二、交通运输与要素流动
三、经济聚集与扩散
四、政策与市场的互动
五、简评:近代空间经济的演化<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