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人类学论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律人类学论丛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6.09 7.1折 79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大华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81685

出版时间201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8页

字数392千字

定价79元

货号SC:9787509781685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大华,男,1963年6月生,侗族,湖南新晃县人。法学博士后,经济学博士后,二级研究员。现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贵州与瑞士发展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暨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贵阳仲裁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贵州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室、贵州省不错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等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全国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很好青年教师奖”,全国“十大教育英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人选”,贵州省委、省政府核心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民族法学(法律人类学)、犯罪学、马克思主义法学、循环经济。
内容简介: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法律人类学发展,促进法律人类学研究经验的交流,不断繁荣中国的法律人类学研究,加强对外交流,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和国家民委:民政部的支持指导下,靠前热心于法律人类学研究的一批学者于2010年成立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并从当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法律人类学不错论坛,到2013年底已陆续举办了三期论坛。为了更好地推进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决定创办《法律人类学论丛》(年刊),以此作为靠前法律人类学研究与交流的学术阵地。 本期为第三本,分别从理论探讨、制度研究、条也调查、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等视角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目录:
第一篇理论探讨
我们是否需要法律人类学?
民间法与国家制定法互动关系的法社会学思考
论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一个方法论的视角
“讲件”与纠纷的解决——瑶族习惯法半口承环境下的程序安排与符号设定
乡土社会的治理——以法治文化建构为视角
关于加强我国民族法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
第二篇制度研究
新立法法实施与建立完备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民族自治权力研究
论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协商民主条款
民族区域自治权利配置与国家治理研究
城市小区业主自治中的“囚徒困境”问题研究
人民法庭组织体制论——基于云南省M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
清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审级制度
苗疆法律治理探析——从清代“苗例”说起
第三篇田野调查
少数民族法律意识探究——以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为个案
贵州榕江县乐里镇本里村“社会法庭”调查
权威变迁、权力表达与纠纷解决——乡村社会的法律信任与乡村法治
民族地区外来传统知识开发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以玛咖为例
当代侗族村寨火灾原因分析——以贵州省黔东南侗族村寨为例
第四篇民族地区治理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法治现状与反思——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
论国家法治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
善待与扬弃:凉山彝族习惯法
传统法资源的利用与苗族地区法制现代化
中国民族国家建设与藏区赔命价的现代化
民族地区生态治理领域中习惯法运用初探
为什么是乡土法杰——乡村纠纷解决担纲者的主体条件和地位分析
武陵山区传统村落保护的探索与思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