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构筑未来 中日思想文化读书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思想构筑未来 中日思想文化读书记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1.89 7.1折 59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京华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77705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40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59元

货号SC:9787513077705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京华,1957年生,吉林人。1987年毕业干吉林大学(文学硕士),1997年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2004年起在日本琦玉大学,爱知大学东京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日近现代文学比较、战后日本思想史研究。著有《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2007)、《周氏兄弟与日本》(2011)等。译著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世界史的构造》、《人歌人哭大旗前》等。另主编有中文版《柄谷行人文集》(全6卷)。
内容简介:
作者以书籍为媒介,秉持以读书阅世、明理的主张,围绕中日间的思想、文学、文化及译介交流,将理论与现实对接;从东亚同时代史的视角把握中日间各种思想的你来我往,钩沉两国文化历史,观照他者,反诸己身,以期构筑未来世界之图景。
摘要:
        道德重建与凡人的修养
    日本有名农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新渡户稻造的《修养》(1911)作于百余年前,在其国风靡一个多世纪之后,如今终于有了中文译本而得以在汉语读书界流传。我在欣喜之余也不禁左思右想,在当下中国,我们该如何阅读和接纳这部来自域外的、讲道德和人格修养的著作,怎样理解作者的思想立场和问题意识并有效地切入书中的世界,社会道德的秩序重建和每个公民人格修养的养成两者之间构成怎样一种逻辑关系,等等。
    新渡户稻造(1862—1933)是一位对日本明治时代影响巨大的历史人物,其复杂的个人经历、广泛的社会活动和独特的学问思想为《修养》一书的写作奠定了基础。他出生于传统的武士之家,早年就读于札幌农学校,并在该校外聘的美国教师的影响下接受了基督教洗礼。从东京帝国大学英语和农业经济学科毕业后,他又远涉重洋留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1891年回到日本后,在札幌农学校、京都帝国大学等担任教职。日俄战争前后,日本于内部开拓北海道,在海外开始领有萨哈林、朝鲜半岛、中国东北等地区。新渡户稻造在此种背景下于京都、东京两帝国大学首次开设“殖民政策学”讲座,逐渐确立起为帝国日本提供海外殖民统治技术的学问。这个学问体系经历1945年的战败而被更名为“地域研究”(区域研究),一直保留在日本的大学学科体制中。除了农业经济学和殖民政策方面的学术成就,新渡户稻造还曾担任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东京女子大学校长等职务,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晚年的他则出任过国际联盟事务次长,于世界各地推动和平友好事业,成为当时日本少有的国际主义人士。可以说,他是典型的“明治教养人”,既有忠诚于明治国家的浓重观念,兼具“自由民权”和个人独立的志向,又以贯通古今东西的思想学问开拓出高远的国际主义视野。
    《修养》的初版于明治末年问世。那时正是近代日本通过“文明开化”和“殖产兴业”而初步完成民族国家制度建设的阶段。日本与周边两大帝国——清帝国和沙俄的两场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人在海外扩张上形成了基本的民族认同。在这个阶段,已经初步达成“富国强兵”目标的日本国家,其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塑造新型的、均质化的、可以效忠国家的“新国民”。正因此,明治末年开始出现有关“日本人论”“日本国民性论”等书籍流行一时的趋势。这时身在这个国家体制的内部担任教育方面重要职务的新渡户稻造,自然会对此种塑造和培养“新国民”的时代要求抱有自觉的意识。然而,我们翻阅《修养》一书,却发现其中并没有当时弥漫于各类国民性论和谈教养书籍中的那种浓重的国家主义意识和国民道德论色调。作者新渡户稻造一再强调,其主旨在于为平凡人建立个体人格的修身标准,其优选的心愿也不过是“为迷茫者指明方向,为气馁者增添力量,为哭泣者擦去眼泪”以“抚慰不满者的心”而已。
    在我看来,《修养》的一大特色正是这种淡化政治因素而从现代人个体人格的确立角度切人道德修身问题的低调策略,也是此书能够超越时代而博得广泛好评且畅销不衰的原因所在。当然,在作者新渡户稻造那里,为国家培养“国民”的意识并非不存在,如书中谈“储蓄”
...
目录:
1思想交汇场

道德重建与凡人的修养

橘朴与“二战”以前日本的中国论述

从东京审判到普遍正义

日本战后启蒙与最后的知识人

东亚论述的丰饶意味

走出“求法”与“传道”的留学怪圈

社会的新陈代谢与词语的推陈出新

后现代批评与知识左翼立场

构筑中日间的东亚同时代史

历史化与语境化

2文学同时代

日本战后思想史语境中的鲁迅论

国家与战争的文学隐喻

文学编年史与阅读的解放

原版影印与流动的时代

周氏兄弟与日本

大时代与思想者

大时代与历史观

在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

一湾“春水”现人间

文学的固有力量

3译介工作坊

与柄谷行人一起重读“起源”

思想构筑未来世界的图景

“无方法”的方法

事件史与精神史的省察

松枝茂夫致周作人函

人歌人哭大旗前

亚洲叙述的历史与当下

近代日本的知识考古

“必定轰动世界”

附录

以东亚同时代史角度寻求中日真正和解 邓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