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风法则:社会注意力风暴研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御风法则:社会注意力风暴研判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9.44 5.8折 68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鹏飞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76922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7页

字数236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500876922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鹏飞,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副总编辑、智库中心主任、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主持课题研究、内容研发、学术交流、智库建设等工作。担任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应邀在全国多所重点高校举办客座讲座,担任多家政府机构及企业咨询专家。2018年荣获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颁发的中国智库资政建言“国策奖”。
内容简介:
    后真相时代,社会注意力风暴频繁涌动。当下网络舆论场,面对变局,如何破局?本书全新视角,深度解读规避舆论风险的终极法则。
    作者从新概念的构建出发,结合形势与环境的变化,探讨不同理论假设和模型的规律表现,并力图勾画社会注意力风险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多层图景,进而给现实场景下的应用寻找思路。
摘要:
        电影《风之谷》里有句话:“火在一天之内把森林烧成灰烬.水和风却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时间来造林。”人类在相当久远的历史长河里.处于刀耕火种、采集渔猎的原始时期和奴隶制时期。进入有文化记载的历史以来,游牧和农耕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手工业劳动,成为我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生产基础和形态。考古学家们常常将远古时代社会舆论传播的形式归结于口耳相传的“人肉传播”。
    在极不发达的科技条件下,甚至连“科技”概念都接近是天方夜谭的阶段,人类使用生理意义上的发音器官包括嘴巴、喉咙以及表情、肢体动作等进行生物学意义上的交流。在远古群体的原始部落,当第一个猿人希望通过生物技能吸引种群中其他个体的关注时,历史就开始从这里向我们走来。
    新科技革命与全媒体时代到来
    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它们都发源于西方国家及其他衍生国家,并由它们主导创新。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开创了“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工业技术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石油时代”和“汽车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①世界也因此逐渐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革命,开创了“计算机和信息科技时代”。这一时代包括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研发、计算机的出现、互联网的出现、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
    从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我们看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关联的一系列技术的产生,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类脑计算、基因技术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人工智能。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具有颠覆性的影响,但其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最关键的信息产业仍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也可以看成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升级。而生物、物理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将改变我们今天所认知的世界。
    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是一部科幻片,讲述了人类消失之后的地球逐渐变化的故事。如果世界突然遭遇一次惊天危机,人类失去了绝大多数科技和文化成果,图书馆和光盘被付之一炬,文明就会一下子退化到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据说光盘最多可以保存100年,残存的人类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辉煌的文明成就永远离去,但他们手足无措却又无可奈何。而好奇的人不禁要问,如果到了那个尴尬的时刻,还能有哪些可以借以传播文明的方式呢?
    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视为对人类文明可能遗失的未雨绸缪。无论何时,保持社会注意力都是人的一种本能。
    媒介:人体的延伸,注意力经络
    社会注意力的观察发生在新媒介环境中。在互联网时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学说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媒介的理解。麦克卢汉曾运用神话学的方法来研究传播,其知名的观点是“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媒介发出的信息,其规模、速度或是类型的变化,所有这些无不介人人类的生活。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从这个意义
...
目录:
自序  御风而行
第一章  契约:“风之谷”与“地球村”
  新科技革命与全媒体时代到来
  媒体融合与媒介融合
  互联网舆论面临的临界点
第二章  群氓:风险社会与乌合之众
  风险社会理论的新发现
  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
  精英、群氓与乌合之众
第三章  枢纽:社会注意力的舆论法则
  启蒙:发现社会注意力
  按钮:社会注意力弹簧
  海拔:跳动的舆论核按钮
  海沟:风险雷达和海中断崖
  电阻:舆论风险传导与新闻搭车
第四章  密码:后真相时代的信息解码
  信息:积木拼图和橡皮泥
  后真相:情感先于事实
  信息熵:信息的不确定性
  舆论熵与社会注意力电阻率
  U型曲线:舆论熵函数关系
第五章  场域:心理场和公共领域
  心理场域与群体生活空间
  “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界”
  李普曼“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潜舆论与隐性舆论效应
  公共场域和理性边界变化
  网络舆论场风险演变因子
第六章  变局:掌上舆论场的主宰
  谁是舆论把关人
  两级传播论:发现意见领袖
  网络舆论场的话语方式创新
  掌上舆论场网民结构变化
  “知识沟”“信息沟”与新媒介素养
第七章  博弈:暗流涌动的群氓时代
  理性人:感性舆论的假设
  “沉默的螺旋”与“沉默的大多数”
  情感舆论:“站队”与“站对”
  竞争舆情的至暗时刻
第八章  皮肤:网络谣言与新闻反转
  起源:谣言的产生与危害
  惩戒:谣言不是想造就能造
  破袭:谣言止于求证与科普
  免疫:“靠前的预言”
  舆论反转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