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耳彭自然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塞耳彭自然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0.16 5.7折 88 全新

库存7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吉尔伯特·怀特(Gilbert White)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904483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24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84页

字数431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SC:9787568904483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吉尔伯特·怀特(1720.7.18-1793.6.26)
    博物学家,鸟类学者
    1720年7月出生于英国塞尔伯恩
    1739年进入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离校后环游英国近15年,后回塞尔伯恩担任副牧师
    1751年开始记录"花园历"和"博物学家日历"
    1789年出版《塞尔伯恩博物志》
    1793年6月去世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绅士吉尔伯特·怀特所做的博物学笔记。怀特记录了他一辈子生活的家乡——英国乡村塞耳彭的动物、植物、气候、环境与风俗人情,书中满是他对家乡的怀恋与对博物学的热爱。
    塞耳彭是位于英国东南的一个小村庄,也是作者吉尔伯特·怀特的家乡。怀特爱好自然,喜欢观察动植物。他如实记录下了自己对塞耳彭的鸟兽虫鱼的观察,特别是鸟类,并时常与远在伦敦的两位同样从事博物学研究的朋友通信交流,本书便是在这些书信的基础之上写成。
    本书以公认优选的英文版本“艾伦版”为底本,邀请青年翻译家莫乐哥操刀翻译,力求还原原书优雅、质朴的文风。
    这个版本保留了英文版中的100余幅经典黑白版画,并精选世界有名的鸟类学家与博物出版人古尔德出版的75幅高清鸟类博物图,将书中出现的鸟类一一呈现。这些插图中的鸟类为真实观察后所绘,形象逼真,色彩丰富,极具科学性与艺术性。
摘要:
        第一封信/塞耳彭是个小地方
    塞耳彭教区,在伦敦西南约50英里处,奥尔顿镇与彼得斯菲尔德镇之间。这里是汉普郡的最东端,紧邻苏塞克斯郡,离萨里郡不远,北纬51度线刚好穿过。塞耳彭教区广袤辽阔,邻接12个教区,其中两个教区在苏塞克斯郡,即特罗顿和罗盖特。由南而西,12个相邻教区依次为:艾姆肖特、牛顿·瓦伦斯、法灵顿、哈特利·莫德维、大沃德勒罕、金斯利、哈德利、博拉姆肖特、特罗顿、罗盖特、莱菲和格雷特姆。此地的土壤状况繁复多样,一如风景地貌。西南面是一座宽阔的白垩质小山,高出村庄300英尺,有一处牧羊山坡、一片高大的乔木林和枝叶垂于悬崖边的树林,人们唤作垂林。山上全是山毛榉,树皮光滑、枝叶润泽、枝条摇曳生姿,是万千树木中最讨人喜爱的。牧羊山坡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公园一般,约1英里长,0.5英里宽。坡地紧邻山地,由此往下,逐渐融入地势平缓的平原。居高望远,小山、山谷、林地、荒野和水流,目之所及,美不胜收。放眼望去,东南面和东面连绵起伏的大片山脉是苏塞克斯岗,临近吉尔福德镇的是吉尔德岗;东北面则是环绕多金镇的山岗和萨里郡的拉伊盖特镇。这些山岗与奥尔顿和法纳姆两镇之外的乡野连成一片,一幅大气磅礴、雄伟壮丽的山野画卷。
    塞耳彭村就在小山脚下,距高地一步之遥。村庄里只有一条3/4英里长的街道,蜿蜒于满是绿树的山谷中,与垂林平行。村舍在白色的岩石地上,与之隔着一片硬黏的土地(优质小麦地)。白色岩石地’的外观看上去与白垩土几乎没有差别,但性质似乎和石灰岩不同,因为可耐受高温。不过,砂石地中应该有些土壤与白垩土类似,否则其上生长的山毛榉不可能如此茂密繁盛,榉树随坡势一路延伸,至砂石地的尽头,不管多么陡峭也能茁壮生长。
    蜿蜒的街道将村庄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半。西南方是贫瘠的黏土地。,需经多年耕作,方能成为沃土良田;东北方的园圃及其后的小块圈地十分肥沃,土壤是碎沙模样,富含动植物粪肥,被称作“黑沙土”。村镇的原址可能就在这里,否则林地和灌木丛就会一直延伸到对面山坡。
    村庄走向为东南一西北,两头各有一条小溪:村西北的,时常枯竭断流;村东南的,四时奔流,旱季和雨季对其均无甚影响,被称为“井头溪枷。井头溪发源于某处与诺尔山相连的高地,诺尔山是一处壮丽的白垩质悬崖。尤其称奇的是,发源于诺尔山的两条小溪分别汇入两处大海。南向的溪流注入阿伦河,经阿伦德尔镇,汇入英吉利海峡;北向的,即塞耳彭河,是韦河的一条支流,韦河在哈德利与黑岗河合二为一,又在蒂尔福德桥与奥尔顿河、法纳姆河融为一体,至戈德尔明镇成为可通航的大川,再经吉尔福德,于韦布里奇汇入泰晤士河,最后经诺尔沙洲流入目耳曼海。
    塞耳彭村的水井平均深约63英尺,这个深度可保证它们不会枯竭。水质不错,清澈纯净,口感柔和,喝过的人都大加称赞。但把肥皂放到水中,却不怎么起泡。    村庄西北面、北面和东面是一片片的圈地,那些地方的土壤被称为“白垩土”,即某种硅藻岩或毛石,经霜雨侵蚀,便会分解,成为自身的肥料。
    村庄东北面,地势稍低矮处是一片白土地,
...
目录:
《塞耳彭自然史》

导言

卷一  致托马斯·彭南特先生的书信

第一封信  塞耳彭是个小地方

第二封信  村子里的三棵大树

第三封信  谈谈贝壳化石

第四封信  本地的毛石和沙石

第五封信  村子里的居民

第六封信  沃尔默围场盛况

第七封信  盗猎往事

第八封信  村里那些湖泊

第九封信  漫话霍尔特围场

第十封信  我观察到的几种鸟

第十一封信  再谈观察到的几种鸟

第十二封信  最近的观察所得

第十三封信  这个月霜雪猛烈

第十四封信  黇鹿的“呼吸孔”

第十五封信  石鸻开始在夜里鸣叫

第十六封信  本教区夏候鸟清单

第十七封信  蟾蜍趣事

第十八封信  近观泥鳅

第十九封信  柳莺有三种

第二十封信  最近发现的三种鸟

第二十一封信  寒鸦在地下筑窝

第二十二封信  奇妙的夜鹰

第二十三封信  我见过的鸟类迁徙

第二十四封信  看到一群环颈鸫

第二十五封信  找到一颗石鸻卵

第二十六封信  邻居翻出一只水鼠

第二十七封信  我的一窝小刺猬

第二十八封信  近距离观察雌驼鹿

第二十九封信  两只家燕冒雪而来

第三十封信  参观鸟类藏品

第三十一封信  今年环颈鸫来得早

第三十二封信  我兄弟的冬燕

第三十三封信  朋友描述的石鸻

第三十四封信  恼人的昆虫

第三十五封信  邻居家的雄孔雀

第三十六封信  捉到一只大蝙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