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竺可桢全集 第9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竺可桢全集 第9卷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08.16 5.2折 208 全新

库存10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竺可桢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79240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700页

定价208元

货号SC:9787542879240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中国现代气象学、地理学的一代宗师,很好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社社长、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在气象学与气象事业、地理学与自然资源考察、科学史、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研管理和诸多科学文化领域皆有杰出贡献。
主编推荐:
★竺可桢
  20世纪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心怀仁爱,吐纳四海风云,肩担民族道义
  笔诠求是,穷格天地万物,尽显理性光辉

★竺可桢日记
  在竺可桢生前,其日记是秘不示人的
  作为史料宝库,如今以全貌公之于世
  历史因细节而生动
  往事因亲历而鲜活
  38年连续记述,1000余万字完整存世
  一代宗匠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

★本卷收录1944—1945年的竺可桢日记
  抗日战争后期,竺可桢用大量篇幅记述了中国和世界战局的进程,时有评论。在烽火岁月中,他沉潜于考辨世界天文学史中的一大难题——“二十八宿的起源”,从日记中可见这一研究过程的脉络与细节。抗战胜利后,竺可桢迅即投入学校复员工作,勾画未来蓝图。
媒体评论:
《竺可桢全集》作为竺可桢先生珍贵的精神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中独特的科学文化遗产,将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其鉴往开来的重要作用。《竺可桢全集》的编纂和出版,本身就是社会主义优选文化建设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后,我们还要用竺老倡导的‘求是’精神,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竺可桢全集》这个宝藏,通过学术界、出版界和媒体更多更有效的合作,更加全面体现《竺可桢全集》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推动社会主义优选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路甬祥

由中国科学院和其他方面大力协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编辑出版《竺可桢全集》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从这部历史文献中,不仅可以看到竺可桢同志是怎样治学,怎样做人,也可以看到我国近代科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这对于当前社会和年轻人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前人教育后人,后人超过前人。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愿《竺可桢全集》的出版,能给后人以更多的启示。——张劲夫

《竺可桢全集》是一部的科学资料,特别是竺先生1936—1974年近900万字的日记,更是在科技界不多见的。不仅可以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的宝贵史料,而且为后人了解竺可桢的科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了解竺可桢倡导的“求是”精神,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都可提供具体的资料。这对于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具有积极意义。——叶笃正

以竺可桢的论文和日记为主体编辑而成的《竺可桢全集》,其文字数量之多,涉及内容之广,在自然科学家中是不多见的。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发掘竺可桢的学术遗产,研究他的奋斗、创新、前进的人生轨迹,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科教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了解过去,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发展。我深信《竺可桢全集》的出版,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必将会愈久弥深。——施雅风

《竺可桢全集》的编纂工
...
内容简介: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9卷,收录1944-1945年的竺可桢日记。1944年,同盟国军队在世界战场上处于反攻阶段,中国人民已经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浙江大学,除了在这一年年末因日军自湘入桂迫黔遭遇了一场突发事变造成的危局之外,总体上说是在战争困境中保持着继续崛起的势头。当时主持中英科学合作馆的李约瑟,曾于4月和10月两次访问浙大,他给出了这样的评语:“浙江大学是与在昆明的有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齐名的学术机构,可能在中国的大学中排名优选。”1944年5月,竺可桢推荐由赵九章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代所长。从此,他得以放心倾力于浙大校务,中国现代气象科学事业由此进入了以动力气象学为主导的新阶段。他在日记中写道:“物理为气象之基本训练,日后进步非从物理着手不行,故赵代所长主持,将来希望自无限量。”同月,竺可桢在《思想与时代》杂志上发表了天文学史方面的力作--《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论证二十八宿最早起源于中国,此文大致平息了百余年来国际学术界有关这一问题的争论。1945年8月11日凌晨,传来抗战胜利消息,欣喜若狂的浙大学生曾把竺校长高高抬起以示庆祝。竺可桢开始部署在杭州接收校产事宜。在重庆参加全国教育善后会议之后,他飞赴南京、上海和杭州,为气象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的复员重建做准备,并在杭州主持了浙江大学的开学典礼,报告“八年来之经过情形”。
目录:
前言3

关于竺可桢日记9

日记编例13

第9卷说明15

1944年

日记1

本年事要256

读书笔记262

通讯录265

收支一览表271

本年度在校中移借及归还账目284

卅三年梅儿账目285

卅三年彬、宁账285

杂记286

1945年

日记287

本年事要602

通讯录607

读书笔记614

收支一览表640

默君小孩账目652

学校账目653

梅、彬、宁账目653

卅四年秋天各地物价654

浙江大学卅四年预算654

附录一第9卷人名简释表657

附录二竺可桢家系人物表675

附录三张侠魂家系人物表67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