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农村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9.53 6.7折 59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曙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6708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84页

字数340千字

定价59元

货号SC:9787301286708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长期致力于农村和农业问题研究,已出版著作《天下农本》《问道乡野》《农行之道》《告别贫困》《金融减贫》《守望
主编推荐:
理解中国,从理解中国农村开始。北大经济学家的专业视野,人文学者的深切关怀,多学科交叉融汇,完整呈现丰富多元的中国农村。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曙光教授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开设的《中国农村》课程的课堂讲录,广泛涉及中国农村和农业的若干基本问题,诸如农村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农业信贷体系、农村合作经济制度、乡村政治治理、乡村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发展等,深入探讨了百年以来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兴衰与挑战,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的奋斗与探索,为青年学子理解中国农村构建了一个基本理论框架。本书体现了作者一贯坚持的学科交叉和古今融汇的著述方式,以广阔的历史视野,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熔为一炉,从不同视角为读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多元面貌。本书保留了大量课堂讲录的口语风格,行文生动有趣,思路开阔,同时又杜绝了专业性过强的表述和图表等,使之在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同时,又极具可读性。
目录:
目录讲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意义、框架与方法(一)节《中国农村》课程的缘起与框架/I 第二节研究中国农村的意义/5 第三节当代中国农村的发展与挑战/ 13第二讲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意义、框架与方法(二)节农村研究方法的多元视角和人文关怀/ 17 第二节农村研究的田野调查方法(一):方法论意义/ 19 第三节农村研究的田野调查方法(二):问题意识与调研准备/ 26 第四节农村研究的田野调查方法(三):梳理、提炼和创新/ 34第三讲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与农民行为特征节研究中国农村的逻辑起点/ 41 第二节传统农民的行为特征/ 44 第三节传统农村乡土社会的组织特征/ 49第四节乡土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型中农村伦理与农民行为的变化/ 53第四讲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一):人民公社的诞生与演变节人民公社制度的历史渊源(一):中国大同思想/ 58 第二节人民公社制度的历史渊源(二):西方乌托邦思想/ 62 第三节人民公社体制的早期发展:从髙级社到人民公社/ 64 第四节以土地集中为标志的“合作”:人民公社的制度安排/ 67 第五节人民公社时期的制度调整/ 74 第六节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反思/ 77第五讲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二):家庭联产责任制及其绩效节关于人民公社体制的七个假说/ 80第二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与推行/ 83第三节从凤阳小岗村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贡献与局限/ 88第四节农村变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90第五节农村经营体制变迁的“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 / 96第六讲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一):传统农村信用合作体系及其演变节我国古代农业信贷制度的简单回顾/ 100 第二节我国近代以来农村信用合作发展的历史演变/ 112 第三节农村信用合作制度的演变:基本争议和存在问题/ 122 第四节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趋势与变革/ 125 第七讲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二):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节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