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跂予望之(精)/凤凰枝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跂予望之(精)/凤凰枝文丛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8.08 5.6折 68 全新

库存7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跃进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31847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1页

字数193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550631847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跃进,1958年11月生,吉林省白城市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文学遗产》杂志主编、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文学卷副主编及先秦卷、秦汉卷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成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献学研究工作。专著有《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秦汉文学编年史》《门阀士族与文学总集》《中古文学文献学》等。论文集有《古典文学文献学丛稿》《秦汉文学论丛》《走向通融——世纪之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回归中的超越——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刘跃进教授的随笔集,分为三辑,主要内容涉及其个人求学的历程,谈读书的苦乐,对前辈学者的回忆、纪念,如郑振铎、孙犁、姜亮夫、邓绍基 等,对文学领域问题的思考,如论述经典的细读、期刊的责任等。
摘要:
        读书的苦与乐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老夫子看来,读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陶渊明说:“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也把博览群书视为快乐的事。通常来说,这样的理解和认识,多数人都会赞同的。还有人出来发挥,魏晋时期的张辽,还有清代的段玉裁都说过,读书就要读经书,因为经书就像日月,给人光明和希望。言下之意,不读书,就永远处在黑暗中。人类寻求光明,自然好读,所以快乐。也有人对此表示异议。嵇康《难张辽(自然好学论)》就指出,如果不读书就有饭吃,谁还会读书呢?他的意思是说,读书都是有目的的,因为有目的,读书就不可能快乐。这话对不对呢?
    中国古代社会向来把读书视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孔老夫子的教学读书,强调有教无类,任何人都有读书的权力。只是当时,知识还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家庭与私塾教育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才会有所谓家法与师法的称谓。两汉时期设立五经博士,建立太学,学优则仕,读书成了谋取功名的重要手段。随着纸张的发明,魏晋以后,读书的功用不仅仅局限在功名利禄方面,也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左思《三都赋》完成之后,洛阳传诵,一时为之纸贵。这说明,消遣性读书已经成为一时风气。此后,官学、私学并盛,尤其是各地书院,为当时的士子提供了广泛的读书机会。宋代以后,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读书更为便利,以致朱熹很担心书多了以后,很多人反而不再专心读书。这就有点像现在网络的普及,很多书可以在网上查阅,获取材料极为便利,但是读原典的人反而少了。
    以上所说,主要还是有目的的读书。不能否认,这是中国古代读书的主流。读书是为了出仕,当然,也是为了寻道求知。这种功利性很强的读书,就像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读书,还真有点苦涩的味道。针对这种情况,宋代的陆九渊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古代圣贤,尤其是三代以前的圣贤,无书可读,但无妨他们成为圣贤,因此,不必过于强调读书的作用。抛开这些争论,我们注意到,在古人看来,读书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就像庄子所说,得鱼忘筌而已。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读书,纯粹是兴之所至,没有目的,我们称之日无目的的读书,就像孩子读小人书,成人读小说,接近出于娱乐,出于兴趣。很多出入经史的人,也从当初的功利性读书,转向无目的的读书,王国维说:“大抵学问常不悬目的,而自生目的。有大志者,未必成功;而慢慢努力者,反有意外之创获。”他最初喜欢创作,后来觉得文学可爱而不可信,于是转向哲学,醉心康德、叔本华,并撰写了有名的《红楼梦评论》《屈子之精神》等比较文学的经典之作。久而久之,他又觉得哲学可信而不可爱,再转向文学研究和史学研究,撰写了有名的《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他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中自豪地宣称,二十世纪初叶是一个“发现的时代”,最重要的就是殷墟甲骨的出土。为此,他撰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被时人称作“预流”之作,为近代经史第一篇大文字。此外还有汉晋木简、敦煌写经、内阁档案、外族文字,他都随兴致所之,广泛涉猎,成为“近代新史学的开山”
...
目录:
小引
第一辑  且行且思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读书的苦与乐
  清华园的读书生活
  从补课谈起
  文学史研究更需要一种通识
  充分理解文学史研究的复杂性
  通才教育不能是拼盘摆设
  文学研究既要志存高远又须心平气和
  雏凤清于老风声——宋云彬古籍整理奖专家寄语
  深度整理史料彰显当代价值
  史料的价值永不过时
  走近经典的途径
  在文化传承中彰显家国情怀
  以文化天下的启示
第二辑  谈古论今
  司马相如与民族精神家园
  魏晋风度与酒
  杜甫精神的启迪
  关于袁宏道的佚文
  扑朔迷离的“《南山集》案”
  文学研究所藏乾隆元年博学鸿词制科一等一名
  刘纶试卷说明
  “四库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俞曲园批校《水经注释》初读琐记
  潮涨潮落,几换人间世——王国维故居寻踪
  开创古典戏曲研究的新局面
  “空折梅花寄所思”
  追寻东方艺术之魂——为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而作
第三辑  悠悠我心
  郑振铎: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
  姜亮夫:“民族爱国思想支配着我的学术研究”
  于平凡处见崇高——纪念孙犁
  目极千年事,心地一平原——纪念柳青
  纪念樊骏先生
  邓绍基先生的学问人生
  既感且愧的两件小事
  追寻文学所精神 
  《文学遗产》六十年
  《文学评论》六十年
  走进上古神话历史
  走出学术象牙塔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