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文学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文学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6.4 5.5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小西甚一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1817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11页

定价48元

货号SC:9787544781817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小西甚一(1915—2007),生于日本三重县,1940年东京文理科大学毕业。历任东京教育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夏威夷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员、筑波大学副校长等。专攻日本文学史、文艺理论、东西比较文学、中日文学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学者、评论家小西甚一的名著,以雅、俗为切入点并统领全书,完整论述了日本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阐幽显微,旁征博引,每每从世界文学的视角观照日本文学,颇多创见。本书译者为台湾翻译家郑清茂,译文准确,文辞典雅。
摘要:
        所谓日本文学史,大多依据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吉野时代、室町时代、桃山时代、江户时代之类的时代区分,进行叙述。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分法,仔细一想,却不甚了然。归根结底,恐怕是“为了方便”。说是为了方便,要言之,如果设有时代区划,在叙述或记忆时,的确比较容易进行,但不一定具有学术上的意义。至于像上古、中古、中世、近古、近世的区分,与依附政府所在地的分法,实质上并无大异,也只是为了方便而已。
    然而,这类方便的区分法,在文学目前,却成为极为棘手的问题。有人说,对文学史而言,时代区分是“最初的问题也是最后的问题”。其所以成为最初的问题,是因为“关系到文学史家的世界观、意识形态,以及把握历史的客观表现形式”,所以若不加考虑,“便无法从文学史首要而正确的认识出发”。其所以成为最后的问题,是“为了达到绝对的正确,非有绝对完美的文学史研究法不可”。这是很负责任的见解。但如一开始就设定磐石般固定的时代区分,既无必要,也不可能。重要的是应该持有近似时代区分的看法,因为一个人的看法势将决定其文学史研究的特质。不过随着研究的进展,最初的看法可能会屡遭修正,毋宁是理所当然之事。然而,假如只因为觉得反正以后会有改动,就暂且设定方便的时代区分,则其文学史将成为方便之计的产物,难免招致永远受制而无法解脱的结果。我们对于这种结果必须戒慎恐惧,深加检讨。
    依政权所在地来区分时代也不是接近没有道理。因为文艺的开展往往受到政治动向的强烈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理应与政治史的区分相符。只是文艺之为文艺,本身也具有独自发展的必然性。为了方便,可把其间的“分歧”暂时放在括弧之内。对此,另有就文艺本身之发展试行时代区分的立场,即根据所谓叙事诗、抒情诗、物语、戏剧等文类的时代区分之说。这一立场虽然较比政治史的区分法大有进步,但仔细一查,就会发现在许多关节上,文类的兴替并不能正确指明文艺的开展情形。如果采用此说而遽下论断,非得无视不少事实不可。
    我想站在一种表现理念的立场,根据内在于文艺本身而能制约文艺发展的本质,尝试不同的区分方式。即以“雅”与“俗”为文艺史的基本表现理念,考察二者因交错互动而形成的世代区分。为了让人理解这种立场,我必须说明一下我所设想的“雅”与“俗”的含义。
    我们都憧憬着永恒的事物。虽然这种事物在我们的日常心中并不常有,但在日常心的深处,却有非日常的某些事物,像深渊一般萦怀其中;而当日常心与之碰撞时,日常性会在某处绽开,闪出永恒的亮光。在此意义上,我们的确与永恒有所联系,但我们自身却绝非永恒。当我们自觉到我们并非永恒时,对于永恒的憧憬也许更会加深。然而,憧憬终归是憧憬;对永恒的憧憬毕竟只是永恒的憧憬而已。那样的憧憬,具体言之,都以宗教、艺术或科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许可以说,我们以宗教、艺术或科学为媒介,有可能与永恒连在一起。
    不过,对于永恒的憧憬却含有两极,恰如北极与南极。其一是“完美”,另一是“无限”。就艺术世界而言,倾向“完美之极”所追求的是千锤百炼、无法再高的境界;反之,趋于“无限之
...
目录:


译者序

序说

第一章古代

一、萌芽时代

二、古代国家的成立及其文艺

三、万叶世纪

四、古代拾遗

第二章中世第一期

一、汉诗文的隆盛与和歌的新风

二、散文的发达

三、拾遗集时代与白诗

四、女流文学的全盛期

五、歌坛的分裂与统一

六、院政时期的散文作品

七、歌谣及演艺

第三章中世第二期

一、歌坛的再分裂

二、传统散文与新兴散文

三、以能乐为中心的演艺

四、连歌的隆替

五、当期末叶的散文

第四章中世第三期

一、俳谐的兴隆与芭蕉

二、浮世草子与西鹤

三、净琉璃的新风与近松

四、逃避精神

五、俳谐的现实游离

六、戏作文艺

七、歌舞伎的展开

第五章近代

一、近代的历史地位

二、启蒙时代

三、拟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四、自然主义的流派

五、主智思潮及其支流

结语

年表索引

解说 导进文学核心的书 唐纳德·基恩

跋 小西甚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