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心理图画看中学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透过心理图画看中学生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6.54 6.3折 58 全新

库存20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严文华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87359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4页

字数221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567587359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严文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监事、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图画心理学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著有《生命中无比重要的事》《心理咨询个案督导入门》《心理魔法壶》《心理画外音:跨越10年的心理咨询个案》《和自己的心在一起》《我手画我心》《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跨文化沟通心理学》等多部著作。
主编推荐:
这本书的主体是由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图画组成。透过这些图画,读者可以看到,中学生眼睛里的世界是怎样的?他们如何看待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如何看待与孩子的关系?图画的解读力图还原他们的内在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中是中国中学生内在心理原生态的呈现。
精彩内容:
序蒋勋说过,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宝库里,很少有描绘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小说。而《红楼梦》是为数不多的描述青春王国的小说。即使是这样一部小说,也常被人误解为是描述成人的小说,所以戏剧舞台和电影中都是用成人和成人的方式来演出的,而实际上,《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年龄不过13、14岁和11、12岁,是当代人上初中的年龄。这种文学作品偏少以及青少年被误解为“成人”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在成人的眼睛里,很少能真正“看见”青少年,他们看见的,要么是更小的儿童,要么是被成人化的青年,青少年,也就是中学生所在的这个年龄群体,经常是不被看见的,不论是从思维方式上还是行为方式上。有一种方式能让青少年直观地“被看见”,这就是通过青少年自己画的图画。Jung曾指出:艺术作品“用意义丰富的语言大声告诉我们,他们想表达的意义,远比他们已经说出来的更多,我们能立刻认出象征,使我们可能还无法接近令自己接近满意的解开它的意义。象征永远挑战着我们的思想和感情。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一幅象征作品为什么那么令人,为什么它如此强烈地吸引着我们,以及为什么它不单是带给我们审美的乐趣。”(Jung,1969,P15)手更能画出一个人的内心。这本书的主体就是由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图画组成。透过这些图画,读者可以看到,中学生眼睛里的世界是怎样的?他们如何看待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如何看待与孩子的关系?图画的解读力图还原他们的内在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中是中国中学生内在心理原生态的呈现。整本书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学生自己的图画,大部分图画来自于我和《科学Fans》、《高考金刊》两本杂志社的合作,杂志会提前刊登出我给定的主题,读者们自愿投稿以及编辑邀请作画,编辑会把收到的画稿交给我,由我来进行解读,其中大部分图画和解读都已在杂志上发表过。这部分一共包含了21个图画主题、112幅图画。这些主题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来的,同时也是
...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学生自己的图画, 一共包含了21个图画主题、112幅图画。这些主题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来的,同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心理学议题。每个主题都先有心理学的解释,再呈现学生们的图画,方便读者先有总体的概念,再看到具体的图画。第二部分是中学生和他们家长共同画的图画,包括3次工作坊中的67幅图画。三次图画的主题分别是:“画出你自己和家长/孩子”、“家庭动态图”和“和家人在一起做事”。这些图画真实地记录了家长和孩子眼中的世界分别是怎样的。在这一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活动的背景、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并且展现了具体的图画及解读。如果有对类似群体做活动的心理学工作者,可以参考书当中的操作,根据具体目标设计活动。
摘要:
    中学生图画的特点在图画心理方面,中学生及其图画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学生的图画进入注重写实阶段。经过长长的涂鸦阶段、前图式阶段、图式阶段和写实萌芽阶段,中学生的图画进入了拟似写实阶段,作品更接近实物,强调像和不像。图画创作过程也由无意识的自由表达,转到有意识、有控制地表达自己。他们尝试追求真实性,把忠实于自然、再现自然、作为图画的优选标准,经常会用像或不像作为评价图画作品的准则。二是中学生的注意力从关注创作过程逐渐转移到图画作品上。此前,儿童会专心致志地画画,画的过程比画什么更重要。即使接近没有任何美术基础上的孩子,也有可能喜欢画画,不论画得怎样糟糕,孩子都有可能和别人津津乐道地分享自己的图画,因为画画的过程让其特别满足,画画的过程是其无意识得到满足的过程。但随着审美能力的提高、青少年对环境和自我批判能力的发展,他们对自己的作品会有批判性,会忽略自己创作的过程,而用画得是否像、是否达到自己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图画,有时会也不太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图画。二是更为直白,表达更为直接,掩饰性更少,也会更为深刻,因为直接、更少防御,有时会入木三分。如图1-87,是个女生画的,她会直接说自己想穿越成为秦始皇。如果是一个成人画这样的图画,就会有很多的犹豫,也会有很多的预判,担心自己画出来之后和社会主流评判标准不吻合,而且自己是女的,穿成一个男的是不是不好?会担心别人是否会有不好的看法,但中学生不太会顾及这一部分;如图1-11用蝎子代表自己,表达出自己是一个孤单但有力量攻击和防御的女生,而且给蝎子设定的生活环境是在沙漠中。如果换一种动物和故事设定,那种深刻的孤独和环境险恶就会被淡化。三是想象力更加丰富,富有意蕴,空间思维和抽象思考能力帮助他们传神地表达出来想象的画面。中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精骛八极,神游万仞,虽然不是有意识地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但由于受到的束缚较成人少,再加上抽象思考能力和空间思维也趋近于成人的思维模式,所以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在一方小小的图画中展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结,展现此地和彼地的联结。如图1-90画的是对学校的感受,作画者把自己的愤怒、不满和担忧画出来:“这就是不久的未来学校的实景,只有学生傀儡和学习用品。”这还不是现实,作画者把它设定为未来。学生不仅是被线吊着、接近被动、没有思想,而且没有生命力,面目恐怖,很像骷髅。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体现了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想性。四是有天真幼稚和不成熟的部分。中学生处于从童年到青年转变的时期,既有青年的朝气蓬勃,又带有童年的天真烂漫,所以在他们身上也会体现出成熟与不成熟并存的矛盾性。如图1-45,作画者对自己的图画有一段描述:“我成为死神之后,会把生人带向死界。生人是指我所厌恶的人。我会跟死神一样去杀人,但我同时还会救人。死神过着没有幸福、没有挫折、没有苦难的生活。我不想改写这种命运,我愿意享受世俗权力。”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他用笔的老练,从文字描述当中,可以看出他对权力的渴望。这些很像成人的部分。但他对死神的理想化,认为死神过着没有幸福、没有挫折、没
...
目录:
目录序 1引言 1中学生图画的特点 1第一部分  多个主题图画中的中学生 5图画治疗的基本特点 5图画治疗的独特性 5图画与媒材 7中学生的意象图画 8第一篇  自然界 8大自然当中的事物 8蔷薇花 10成为一种动物 14树 18山 21水 24第二篇  地下的世界 30井与井里的世界 30黑洞 34地下室 37钥匙 40成为小说或电影中的人物 43门 47第三篇  宇宙 53多维空间 53天使与魔鬼 56外星人 59魔法师 62穿越 67身体里的小人国 71第四篇  感觉 75愤怒的感觉 75痛苦的感觉 78分离的感觉 81第二部分  中学生和爸爸妈妈共同作画 85图画设计思路和具体操作 85图画活动背景信息 85设计思路 85第一次图画工作坊 87活动现场感受 87强势的妈妈与弱势的儿子 87包办和控制的父亲与想要平等的儿子 88严谨的妈妈与随性的女儿 90父亲的“儿童画”与儿子的“成人画” 91期待儿子像丈夫和“小小的”儿子 92强势的妈妈和不付出努力的儿子 93妈妈的幼稚画和女儿的潦草画 93以儿子为中心的父母 94母亲的好心情和儿子的阻抗情绪 96默契的父子画 97烦恼的妈妈和刻板的儿子 97父亲的颤抖图画和儿子的擦拭图画 98无奈的母亲和恶搞的儿子 99母亲的回忆画和女儿的字符画 100第二次图画工作坊 101活动现场感受 101母亲缺席时父亲出现在孩子的画面中 102父亲繁复的图画和儿子简单的图画 103“为什么把我画得这么矮?” 104不自信的妈妈和自己的儿子 104分隔开的母子与想要隐藏的儿子 105和女儿很像的妈妈VS漂浮的女儿 106打电脑的儿子VS背起妈妈的儿子 107空眼人儿子VS遛狗的儿子 108一家三口全部出现在图画中 109父亲和儿子一起做事情 110看电影的母子VS玩电脑的儿子 111姐弟一起参与游戏 112第三次图画工作坊 112活动现场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