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考古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考古文化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5.74 6.6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娟 等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ISBN9787802326828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31页

字数339千字

定价39元

货号SC:9787802326828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考古文化是人类璀璨文明的缩影,是复原人类思想文化的过程。它博大精深、奥妙神奇,让人类通过很直接、无声但有不错有力的实物证据了解历史,打开审视自己的一扇窗。
摘要:
    我们不能从古代的典籍中找到关于史前时代墓葬制度的记载。但是,人类的文明具有延续性,因此,除了通过考古发掘的手段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古代典籍去推测史前时代的墓葬制度。
    据经典古籍《周易》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说的是在古代(相对于周代而言),人死去之后,一般用茅草裹尸,然后丢弃在荒野之中,并不挖墓穴,也不祭奠。可见在史前时代的初期,人们对于尸体的处理方式是很好简单的。
    我国有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感慨:“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意思是说,死和生都是人生中的大事,时光的流逝,死亡的到来是多么令人痛苦啊!由此可见,“事死如生”的观念早在晋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其形成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二十世纪以来一系列的考古发掘证明了这一点。
    在旧石器时代的中后期,人们可能不忍心看到亲人的尸体被禽兽所食,就开始掩埋尸体,于是,专门放置尸体的墓穴就出现了。此外,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大多生活在洞穴之中,因此,人们也会将天然的洞穴或岩棚作为墓地。据考古学家们研究,山顶洞人的住所和墓地都处于同一洞穴之中。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之后,旧石器时代结束,新石器时代开始。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的墓葬和埋葬形式日益多样,并逐渐呈现出制度化的特点。
    一、史前时期的墓
    一般来讲,史前时代的墓主要分为五种形式。
    1.岩洞墓
    岩洞墓,是指将天然洞穴作为墓地。岩洞墓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我国华南的一些地方也采用天然岩洞作为祖先的墓穴。华南地区天然洞穴较多,因此,这一墓葬形式流传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内就发现了岩洞墓。
    2.堆土墓
    堆土墓的总体特征是:墓穴是在地面上堆土建造而成。因为我国南方地区多河流湖泊,地下水位较浅,人死后埋葬在地下,遗体可能会浸泡在水中,因此,这一形式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堆土墓还可以按照它的结构特征分成两种形式:无圹堆土墓和有圹堆土墓。无圹堆土墓没有明显的墓圹,是直接将尸体放在地上,之后用土掩埋。据考古发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马家滨文化、薛家岗文化、河姆渡文化中发现的墓葬,大多没有墓圹,可能就属于无圹堆土墓。而有圹堆土墓、则是先在地面堆筑成高大的土堆,之后再在上面挖掘墓穴。这一形式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中。
    3.竖穴土坑墓
&nb
...
目录:
上编
第一章史前时期的考古文化
第一节史前时期的墓葬制度
第二节史前时期的葬俗
第三节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第四节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第五节史前时期的艺术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考古文化
第一节夏商周三代都城遗址考古
第二节夏商周时期产生最早的文化考古
第三节夏商周时期成型的礼乐和丧葬制度
第四节夏商周时期愈演愈烈的盗墓行为
第五节夏商周时期其他文明遗址考古
第六节手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
第三章秦汉时期的考古文化
第一节秦朝的城市与建筑
第二节秦始皇陵与兵马俑
第三节气势恢宏的汉朝陵墓
第四节秦汉时期肆无忌惮的盗墓活动
第五节秦汉时期的丝網之路及其发端考古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