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诗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比较诗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8.86 6.7折 58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邓乔彬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601444

出版时间201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27页

字数594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567601444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主编推荐:
《邓乔彬学术文集》为邓乔彬教授30多年从事古代文学与艺术研究成果的结集。本丛书按内容及篇幅分为12卷。丛书运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尤重文化学、文艺学与文献学的三者结合,研究了诗学、词学、画学、学者研究及其他。所收的12种著作中,有7种获政府奖或学会奖,其中《中国绘画思想史》于2002年获靠前3届中国图书奖。学术领域广,研究有深度,是该方面领域的很好不错。本书为第二卷《比较诗学》,分有声画与无声诗、比较诗学论文、现代新诗与古典诗词三部分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邓乔彬编著的《比较诗学》。《比较诗学》所收为比较诗学的专著与论文。靠前部分为平行比较,收诗画比较专著《有-声画与无声诗》,诗画比较论文1篇,比较文学论文6篇,共论文7篇;第二部分为影响比较,收专著《现代新诗与唐宋诗词》(未刊)书稿的3章。
《有声画与无声诗》正文8章,前有小引,后有结语,由徐中玉先生作序。
前四章论述中国古代诗画之异:
靠前,就表现对象而言,诗与画经历代发展,分流渐显。早期诗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绘画“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中期诗歌虽有游仙、山水之盛,但所写仍多在人世与人情,而绘画则转为以宗教题材为主;后期更呈现出表现对象的分流,可总结为:诗歌始终立足于人生(民生与民族),而绘画则走向自然(山水与花鸟)。
第二,就诗画的思想基础而言,也有儒学与道释的不同。先秦儒家倡《诗》,汉儒重《诗》,墨、道、法家不重《诗》,却有论画之见。孔孟的人道主义和人格精神,对历代诗人和诗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庄子的“无情”、“无己”、“心斋”、“坐忘”,则成为后代绘画的精神。儒家思想通向人间事业,而庄子和禅宗却向往幽深清远的林下风流。
第三,对诗画社会功能的认识,也经由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而导致不同。先秦至汉,“诗言志”、“兴观群怨”以贯之;孔子论画的“明镜察形”、“往古知今”,延续在王延寿“诫世示后”,曹植“存乎鉴戒”中。陆机说“诗缘情而绮摩”,刘勰、钟嵘、裴子野、挚虞回归“言志”;“益仁智之善性”则是佛教与佛画功能的优选说明。“诗言志”经三次引申仍然屹立、坚持,而绘画经礼教化、宗教化,终至“畅神”论出现。
第四,历史很终确立了杜甫的诗圣地位,而文人画则以王维为尊。以杜甫诗风来衡诗在于“实”,以王维的画风观画却在于“虚”,“实”与“虚”成为了诗画批评的不同标准。儒家美学思想是通过“人为”而求“尽美”、“充实”、“全”、
...
目录:
有声画与无声诗

小引
人生与自然――诗画表现对象的分流
儒学与道释――诗画思想基础的界定
言志与畅神――诗画社会功能的演变
实与虚――诗画主体风格的确立
有声画与无声诗――诗画美学特征的融合
言意之辨与形神之鉴――诗画形象营造的趋同
诗情与画意――诗画艺术表现的互补
南宗画与神韵诗――诗画后期创作的相通
后记

比较诗学论文
诗画与虚实――论我国诗画批评标准的成因
从荷马史诗与西周史诗谈中西文学
荷马史诗与西周史诗
酒中有深味――陶渊明《饮酒》和莪默?伽亚谟《鲁拜集》
龚自珍与雪莱
王国维“境界”与叔本华“理念”谈片
阳刚、阴柔与崇高、优美

现代新诗与古典诗词
意象与意境
声韵与体式
语言与修辞

论文存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