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申“新文学”的理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申“新文学”的理想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0.6 6.8折 45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云雷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25936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33页

字数306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SC:9787301225936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云雷,1976年生,山东冠县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批客座研究员,《天下》杂志特约副主编。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化研究。曾获2008年“年度青年批评家奖”、“十月文学奖”等,著有评论集《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
主编推荐:
新一代“左派”评论家的代表,超越单纯的文学视角,体现出青年学者的社会责任心,以及批评家的风骨。评论“底层文学”创作,分析铁凝、余华、严歌苓、陈应松、于晓丹、笛安、梁鸿等,直言批评《兄弟》、《风雅颂》等著名作家作品,并关注国外作家,如托尔斯泰、卡夫卡、黑塞、卡扎菲。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辑,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文学的重要评论与相关思考。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主要包括文学在整个社会的边缘化、文学界内部格局的变化,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现象、新思潮等。作者从个人的体验出发,对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并力图做出自己的解答。一方面对"底层文学"、"非虚构"等重要的文学现象,在历史与理论的视野中做出了宏观把握;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对王祥夫、陈应松、于晓丹、付秀莹、顾前、笛安、梁鸿等人作品的分析,突显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学表现及其问题,探索中国文学未来发展的道路。
摘要:
    2004 年,我正在做论文期间,我的父亲去世了。在这之前的2002 年,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病情,在北京做了手术,然后在家里吃药与调养,但面对这一不治之症,我们知道只能延续一些时间,而无法。在那两年里,每次回家看到父亲,总让我有一种切肤的疼痛,看到昔日强壮的父亲,现在只能佝偻着腰,一咳嗽就喘不上气,那么虚弱,那么难受,我简直不敢面对。那时我正在读博士,后来我总在想,如果我硕士毕业后就去参加工作,或许可以让父亲的治疗条件好一点,或许他能活得更长久一些,而正在读书的我自顾不暇,家里在村中也算是贫穷的,哪里有更多的钱让父亲调养呢,每当想到此,我总是懊悔不已,想自己一直读书读下来,是否过于自私了?在农村里,能够上大学已经很不错了,可我读完了大学又读硕士,然后又读博士,一直读了十年。虽然说大学毕业后我再未从家里拿过钱,但也没有更多的钱接济与回报家里,我记得我的母亲曾说过,“ 你一直念书,念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当时觉得没什么,现在想想,那漫长的时间可能让他们都有些难捱了。
    父亲的去世让我想了很多,我以为我了解父亲,但可能并不是真的了解他。我所了解的父亲只是童年记忆中的形象,并没有认真考虑过他的一生。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字也识不了几个,但在村中很受尊重,他为人正直,又勤劳,手巧,会做很多别人做不了的活,曾经当过生产队的队长。后来我想,关于父亲,我所不了解的或许更多,他出生于1930 年代,那正是中国面临最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刻,他所经历的战争、饥荒、逃亡,是我所难以想象的;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在农村的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以及“ 土地承包”等各种运动,他也置身其中,他的欢笑泪水与之息息相关,如果我不能理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变革,又怎能更深刻地认识我的父亲呢?
    我博士论文的题目做的是“ 当代文学中的浩然”,对于这位在新时期几乎被遗忘的作家,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他与我的父亲同龄,作为那一代农民的代表,他和我的父亲一样经历了所有的历史波折,不同的是我父亲是一个普通农民,而他则成为了一个作家,一生“ 写农民,为农民写”,我想通过对他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段历史,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农民,更深入地理解我的父亲。
...
目录:
丛书总序 吴义勤

问题与方法
我们为何而读书?
我们能否理解这个世界 ——“非虚构”与文学的可能性
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 ——2011 年长篇小说综述
新世纪“底层文学”论纲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