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建亲子关系 从依恋到独立的养育真经
  • 重建亲子关系 从依恋到独立的养育真经
  • 重建亲子关系 从依恋到独立的养育真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建亲子关系 从依恋到独立的养育真经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3.65 5.8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解琪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407932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20页

字数180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121407932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解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市场营销部和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原总经理,曾任新东方苏州学校副校长,苏州市致公党社会服务委员会主任,苏州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喜马拉雅《解琪有约》栏目主播,TEDx演讲嘉宾,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第五季特邀嘉宾。解琪专注教育工作十余年,在课堂教育及家庭教育方面拥有深厚的经验与心得。尤其在家庭教育方面用心耕耘,并凭借个人影响力与众多教育机构、公立学校建立了广泛的公益讲座合作,为关心孩子教育与身心成长的千万家庭提供了众多有特色、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
主编推荐:
"◎ 影响万千家庭的知名教育专家解琪老师全新作品
◎ 通过大量真实案例指导家长重建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为孩子未来的幸福大厦打下爱的根基
◎ 俞敏洪倾情作序,大象公会黄章晋,佟新、林思恩、沈奕斐、陈默、刘文利等教育心理学家联袂荐读"
媒体评论: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
在拿到解琪的这本书并真正阅读后,我感叹于她在其中对于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的透彻讲解。此前每次跟她聊起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我都能感受到她有很深入的思考和很独特的视角。而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更是惊叹于解琪在文字上的旁征博引,以及内容上兼顾科学性及可读性的特色,真的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佟新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的现代化起始于家庭和家庭教育的现代化,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父母的天职。解琪的这本新书终于出版了,我除了要祝贺她,还由衷地感到高兴。

林思恩  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脑科学博士,TalkingBrain联合创始人
构建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是所有家庭的永恒课题。很高兴看到解琪老师从养育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视角出发,帮父母找到了一条重建亲子关系之路,更重要的是通过父母,帮助孩子获得独立和幸福的力量。

沈奕斐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副教授
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力量的来源。孩子出生后,对父母产生的安全型依恋关系,是他们日后健康成长的基石。但是现实中,很多父母的养育方式却破坏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联结。解琪的这本新书对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原生家庭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述,相信父母们看完后都能得到启发。

陈默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聘督导
解琪的新书对亲子关系、亲子沟通有其独有的理解和思考,家长读读对育儿会有所助益。

刘文利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父母给予孩子深厚的爱,就是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希望这本书能为孩子健康和家庭幸福助力!

黄章晋  大象公会创始人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被这句话击中:孩子用一生等待父母的道歉,而父母用一生等待孩子的感恩。要跳出这种悲剧循环,我们都要学习怎样才能做好父母。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解琪的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
内容简介:
为什么现代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越来越疏离?为什么孩子的心灵离父母越来越远,行为变得越来越叛逆?一切的本质都源于亲子关系被破坏、依恋关系被断离,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是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父母从成人的角度亲手斩断了与孩子间的依恋关系,导致亲子关系被破坏。每个孩子从出生起,都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一种天然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是一种安全型依恋关系,也是日后构建亲子关系、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却破坏了这种安全型依恋关系,甚至使孩子对父母形成了焦虑型、回避型、紊乱型等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育。本书可以帮助父母与孩子重新构建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让父母能真正洞悉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内心需求,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在一种安全型依恋关系下健康成长,走向独立。

摘要:
        1  母子情深:好关系比金子还珍贵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诸如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父母之间等。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尝试建立这样的关系,可到最后得到的却是非常糟糕的结果。尤其是亲子之间的矛盾,在今天这个社会里显得十分突出。
    虽然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学习成绩好、长大了工作好,可最终还是希望孩子幸福地生活,希望孩子能面对困境不低头,在牛活中充满开心和快乐。几乎所有的家长也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可我发现,身边大多数家长似乎都努力错了方向,以至于孩子长大以后,遇到挫折一蹶不振,人际关系极为紧张,婚姻也不幸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些年来,我学习了大量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书籍和课程,从中发现,小时候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在这种关系中,母子或母女关系占第一位,母子或母女关系也决定了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存在感。作为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重要人物,母亲在孩子0~3岁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母子情深:我与儿子嘉嘉的故事
    我的儿子嘉嘉在满月后都是由我父母照顾的,我和嘉嘉爸爸工作比较忙,每天陪伴他的时间并不多。身在教育圈的我,太了解隔代教育带来的问题了。眼看着嘉嘉一天天长大,隔代教育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越发明显:他没有办法独立吃饭;他遇到哪怕是很小的问题也要第一时间寻求大人的帮助;他遇到新的事物时,也很少愿意主动尝试……
    我和嘉嘉爸爸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尽早送嘉嘉去幼儿园。在决定要送嘉嘉去幼儿园前,我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向他提起幼儿园,希望可以帮助他建立起对幼儿园的好感和好奇心,让他对那里的生活拥有一份期待。比如,嘉嘉很喜欢玩具汽车,我们会带他一起去认识书里各式各样的车。当他指着校车歪着头问我:“妈妈,这个是什么车呢?”我就会抓住机会说:“这个是校车啊!幼儿园里就有这样的车,非常宽敞,非常漂亮,所有小朋友都可以坐在里面。”当他在游乐场玩小汽车玩得不肯离开时,我也会说:“嘉嘉你知道吗?幼儿园也有这么棒的车哦!”
    终于有一次,嘉嘉问我:“妈妈,幼儿园在哪里?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吗?”我心中暗喜,马上把他带到阳台上,指着对面的幼儿园告诉他:“你看,那栋漂亮的房子就是幼儿园,里面有很多小朋友。”按照我们惯常的沟通模式,接下来他会一直问:“还有什么呢?”我从大脑里努力地搜寻答案:“还有很多很好玩的玩具!”“还有会讲故事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好看的书!”……
    当他的问题一直重复到我搜肠刮肚的答案山穷水尽时,他也急于想进入幼儿园了。在正式入园的前一夜,我跟嘉嘉聊了很多第二天在幼儿园里可能会发生的事及如何应对的话题。
    第二天,我带着嘉嘉正式入园了。刚到幼儿同时,嘉嘉还表现出有些紧张的样子,因为他发现原来这里的人很多,虽然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友善,可毕竟对他而言还是陌生人。
    老师很快就领走了他,我悄悄地躲在一旁观察。小家伙一副害怕又强忍着的样子,一直用眼神左顾右盼地寻找我,虽然没
...
目录:
第一章  依恋关系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1.母子情深:好关系比金子还珍贵

2.“我都是为了你好”:中国式亲密关系

3.不黏妈妈的孩子真的好吗?

4.受伤的孩子:被切断的情感连接

5.“我爱你,但是与你无关”:安全型依恋的建立

第二章  亲子修炼:重建亲子关系的五大通道

1.信任:好关系源于彼此的信任

2.欣赏:相信你的孩子是独特的

3.尊重:爱他,就如他所是

4.接纳:发自内心地接受孩子本来的模样

5.合作:默契的合作可以打开秘密花园之门

第三章  原生家庭:让人既爱又恨的依恋系统

1.“都是你的错”:对婚姻不幸福的误解

2.紊乱的婚姻养育出紊乱的孩子

3.阻碍亲密关系的四个“怪兽”

4.拆破合谋:重建亲密关系的四项修炼

5.角色定位:不同阶段父母的角色转变

6.即使分手,也请少给孩子一点伤害

第四章  亲子误会: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1.“冰山理论”:你对孩子的误会有多少

2.“明知故犯”说脏话、说狠话——寻求关注

3.突然变得固执、任性——争夺权力

4.发脾气,出现攻击行为——向父母求助

5.某些方面能力不足——依赖心理作祟

6.胆小、懦弱,被欺负也不敢吭声——缺乏安全感

7.互相比较——来自“同伴压力”

第五章  重构关系:亲子关系胜过高明的教养技巧

1.糟糕的关系源于控制、焦虑与夺权

2.处理孩子负面感受的三种沟通方式

3.刺猬法则:重构恰当的亲子边界

4.从“糟糕陪伴”到“走心陪伴”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