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社会学视野中的吴地古琴变迁(增订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社会学视野中的吴地古琴变迁(增订本)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94.8 6.0折 15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咏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21884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0页

字数350千字

定价158元

货号SC:9787229121884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江苏省吴地(苏州、常熟)的民间琴社——“今虞琴社”、“吴门琴社”为具体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直至2002年古琴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止。结合整个宏观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变化,考察了民间琴社的社团运作、传承群体、风格题材的变化。以江苏省古琴艺术场域为平台来研究“国家-社会”的关系,以几乎看上去是“无事之境”的传统艺术变迁和传承为研究切入口来关注国家、地方力量与民间艺术群体间的互动形态。主要研究了传统艺术的失落、复归与国家的行政干预以及文化建设政策之间的关联程度,通过运用社会学“国家与社会”的理论对吴地古琴艺术的变迁、传承,古琴实践者与国家、地方政府的互动行为进行微观政治分析,以希冀能进一步拓展、丰富学术界对传统文化载体与象征系统的全息认识,凸现出传统艺术作为一种隐形意识形态在各种不同历史时段中的表述方式。
目录:
导论

一、研究选题2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5

三、研究的理论框架9

四、相关研究成果综述15

第一章从政治技术到民间艺术

一、“王化”——古琴“乐谏”合法性的来源28

二、“音与政通”——“士”政治职能的审美外化39

三、新文化运动中的古琴活动51

第二章新国家语境下的古琴艺术

一、新国家文化政策:为工农兵服务77

二、古琴的时代危机82

三、谋求合法性的改造策略88

第三章征用:“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与“古琴之乡”

一、世界文化遗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21

二、洋知音考级——古琴的普世想象与再生产129

三、“古琴之乡”——创建地方文化名片138

第四章复兴中的吴门琴社:改良与保留

一、变革的潜流:独立与被收编155

二、介入民间琴社的国家符号163

三、分庭抗礼:山林vs学院179

第五章虞山琴社的繁荣:地方发展中的城市之声

一、考级基地与少儿普及班190

二、古琴工作室——地方政府的回报与认可201

三、两种民间声音的比较208

第六章结论与思考

一、和而不同:艺术场域中的国家与民间214

二、“局内人”的思考:古琴艺术,你往何处去?245

附录

附录(一):1950-1963年今虞琴社上海分社主要事件252

附录(二):苏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琴分会(吴门琴社)章程262

附录(三):吴门琴社1986-2002年重大活动265

附录(四):古琴分会2003-2004年主要活动267

附录(五):2003-2004年两年间虞山琴社(工作室)的主要工作汇报269

附录(六):2003-2004年虞山工作室的主要活动276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