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木儿之后 1405年以来的全球帝国史
  • 帖木儿之后 1405年以来的全球帝国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帖木儿之后 1405年以来的全球帝国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69.58 7.1折 98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约翰·达尔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23656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616页

字数462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SC:9787521723656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主编推荐:
"1.重写600年世界史,一部全新视角的全球史。
真正跳出欧洲中心视角,在欧亚大陆的时间和空间里,重新解释全球史。
2.总结欧亚帝国兴衰历史,探索全球化世界由来及未来走向。
以帝国兴衰为线索,回溯世界权力版图的分配,透视600年世界舞台风云变幻,理清今日世界局势的历史根源,探索未来世界格局。
3. 荣获国际学界殊荣沃尔夫森史学奖。
被赞誉为“一部大历史的巨作,也是一位全球史大师的伟大成果”!
4.牛津大学重量级史学家颇具雄心的代表作。
作者约翰·达尔文为牛津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首任主任,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2020年凭借很好学术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CBE勋章。
5.北京大学强世功教授1.5万字专文导读,盛赞推荐:
“应当成为欧亚大陆所有政治家的案头书,也是我们思考未来世界秩序的入门书!”
6.契合世界与中国时代精神的历史巨著。
郑永年、赵磊、昝涛、朱联璧、何帆、向松祚、刘苏里、徐瑾、郭建龙……国内学者名家罕见一致推荐!
7. 国际学术巨擘赞誉推荐。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蒂莫西·布莱宁(《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等学术巨擘倾力推荐。
8. 受到全球读者广泛认可!
席卷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日本等10多个国家,拥有众多语言版本的当代历史经典
9.媒体赞誉推荐。
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德国《南德意志报》、法国《世界报》、俄罗斯《圣彼得堡时报》等全球媒体好评如潮!

"
媒体评论:
"历史全景鸟瞰与细节阐释的精彩平衡,作者用清晰的研究论述,使我们对当代世界历史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美国《出版人周刊》

一部博学之作,《帖木儿之后》颠覆了以欧洲为中心、傲慢自喜的目的论历史阐释,呈现出跨国历史的全新视角。尽管近年来帝国这一主题激起了不少偏狭情绪,但达尔文的讲述相当公正。宏大主题的讨论具有巨大的挑战性,然而很少有人有足够的勇气或学识来冒险尝试。达尔文用这部意义深远、深具说服力的雄心之作提醒我们,帝国始终是世界历史中的常态,而非例外。
——英国《卫报》

真正的佳作,以真正的全球性视角回溯了人们长久关注的话题之一——权力竞逐的历史起伏。这本书能引导读者们反思各自历史叙事中的主流论调,单凭这点,此书就值得一读。  
——俄罗斯《圣彼得堡时报》

达尔文的这部全景式历史作品表明,社会科学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已经到了即将终结的时刻。
——德国《南德意志报》

"
内容简介:
1405年,最后一位“世界征服者”帖木儿,在前往中国的途中去世。这不仅造成了帖木儿帝国的崩溃,自成吉思汗以来,草原帝国主导整个欧亚大陆的时代也就此结束。在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史叙事中,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的兴起”——这些名词构成了人们解读近、现代全球发展历程的关键线索。但在牛津大学重量级史学家约翰·达尔文看来,这些语汇讲述的不过是欧洲人的“海洋”故事,而世界历史的轴心是欧亚大陆而非海洋世界。对手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欧亚世界来说,1405年才是多元化的全球现代历史开端。帖木儿霸业的溃败,直接催生了欧洲、伊斯兰世界与东亚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欧洲在数百年里都感受着来自其他文明的巨大压力。这种漫长的动态均势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欧亚革命”的来临,后者直接奠定了现代世界的基本形态。在这本被誉为“21世纪的《大国的兴衰》”的历史巨著——《帖木儿之后:1405年以来的全球帝国史》中,作者跳出欧洲视角,全方位俯瞰了1405年以来的世界舞台,将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中华”、日本、俄罗斯(苏联)、英国、美国等帝国,拉进欧亚大陆竞逐的大棋盘,使得这600年的世界历史,不再是西方的独角戏。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正处于一大全新转变的边缘,且这一转变的影响比起18世纪末的“欧亚革命”,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作者凭借数十年研究积累与广阔视野;以一卷之功呈现出宏大的世界历史图景,展现了欧亚帝国的兴盛与衰落。而在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当下,本书也有助于我们思考世界秩序的形成,以及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定位。
摘要:
        帖木儿之后
    1401年,帖木儿率兵围攻大马士革城时,伊斯兰史学大家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1332—1406年)正在城里。他很想面见这位闻名于世的征服者,便坐在篮子里,请人用绳子将他从城墙上放下去。帖木儿派人将他迎进营帐,与他交谈了数次。伊本.赫勒敦在自传里称帖木儿是“伟大、最有权势的国王之一……热衷和人辩论一切他了解或是不了解的事物”。伊本·赫勒敦忧心于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的覆灭,或许他在帖木儿身上看到了拯救这一文明的希望。四年之后,原本意图征服中国的帖木儿,死于前往中国的途中。
    帖木儿(Tamerdane,有时也拼作Tiimur或Timurlenk,后者意为“跛子帖木儿”,欧洲人即据此称之为Timur the Lame)是旷世奇才,传奇人物。约14世纪30年代,帖木儿出生于察合台汗国(一个突厥化的蒙古部落联盟)的一个弱小氏族。成吉思汗于1227年去世时,他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已分裂为四大汗国,察合台汗国就是其中之一。到1370年,帖木儿已称霸察合台汗国。1380年至1390年间,他致力于征服伊朗、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亚美尼亚、格鲁吉亚。1390年,他入侵俄罗斯人的土地,数年后重返该地,毁灭了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蒙古人在今日南俄罗斯所建立的政权)的都城。1398年,他率领大军劫掠北印度,击溃该地的穆斯林统治者,并摧毁了德里。1400年,他再度前往中东,拿下阿勒颇和大马士革(伊本·赫勒敦逃过了该城的大屠杀),接着在1402年的安卡拉之役击败并生擒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Bayazet)。之后,他转而向东,踏上了壮志未酬的最后征途。
    帖木儿的历史形象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暴君,他的掠夺征服活动确实野蛮残暴,但他也是欧亚历史上的过渡性人物。他的征服行动旨在重现成吉思汗及其后代打造的蒙古帝国,这一帝国的版图从今日的伊朗绵延至中国,向北最远抵达莫斯科。蒙古帝国的诞生,促使人员、贸易与观念在欧亚大陆腹地的大草原走廊上频繁流动。而在经济全面扩张的时代,蒙古人的统治或许也激发了商业与知识的变革。蒙古人甚至允许那些想要将他们拉人反穆斯林联盟、鼓励他们皈依基督教的西欧传教士来访。但到了14世纪初期,由数个独立政治体组成的庞大蒙古帝国,几乎已无力维持其内部的统一。伊朗的伊尔汗国内部自相残杀,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相互攻伐,统治中国的元朝覆灭(1368年),标志着蒙古人打造欧亚帝国的试验就此告终。
    帖木儿征服活动的一大目标,就是恢复这个业已瓦解的帝国,但他采取的路径有所不同。他的许多征讨行动,似乎都意图摧毁那些与之争夺欧亚贸易干道的对手,以便独揽贸易利润——这正是他的帝国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此外,比起对草原游牧地区的控制,帖木儿的权势更多来源于他对“农耕地区”的掌控。他的部队里除了骑兵弓箭手(蒙古人的部队主力),还有步兵、炮兵及重装骑兵,他甚至还有一支象兵军团。他推行专制独裁,效忠于他的既有部落民,也有城市居民和农民,而他保持着这些群体之间的平衡,不让任何一方势力独大。帖木儿也自称“
...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人名、地名小注

篇章页图注

第一章  重新面向东方

帖木儿之后

全球史

关于欧洲扩张史的反思

中世纪的欧亚

第二章  中央欧亚与大发现时代

西方的崛起

伊斯兰势力的抗衡

东亚漫长的16世纪

与欧洲相比

结论

第三章  现代初期的均势

雄心的局限:更广大世界里的欧洲人

内陆帝国主义:从莫斯科大公国到俄国

东亚的创新

饱受压力的诸伊斯兰帝国

欧洲在欧亚世界的地位

第四章  欧亚革命

地缘政治革命

大分流

文化对比

多视角的检视

第五章  与时间赛跑

欧亚的时机

发明西方

迈向世界经济

“大欧洲”的边界地区

不稳定的帝国

与时间赛跑

第六章  全球殖民主义

帝国的

帝国的远景

非洲及其分治的地缘政治

竞争共存

全球经济

文化战争

欧洲全球殖民主义“未竟的事业”:东亚与中东

第七章  步向世界危机

混乱的时代

没有尽头的战争?

革命与帝国

破裂的世界秩序

帝国主义兵戎相见

第八章  帝国碰壁

瓜分欧亚

去殖民化

未宣明的帝国

无的帝国?

第九章  帖木儿的阴影

帝国史:帝国无所不在

帝国得以存续的模式

趋同的条件

帖木儿的阴影:欧亚世界不愿接受单一规范

地图

注释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