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病心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温病心悟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4.85 7.1折 35 全新

库存5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再良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35246

出版时间2010-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58页

字数377千字

定价35元

货号SC:9787507735246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再良,男,1952年出生,医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1987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师从殷品之教授。从事中医的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三十余年。现供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担任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曾任基础医学院院长。擅长中医临床经典的讲授,对中医经典的教学与研究积有一定的心得与经验。曾主编《金匮指要》、《中医古典临床精华》、《中医日语》等教材,担任《中医药不错参考丛书·金匮要略》、新世纪教材《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案例版教材、研究生教材《金匮要略的理论与实践》等书和教材的副主编。另有《读解伤寒》、《读解金匮》、《金匮要略释难》等著作出版。

内容简介:
    《温病心悟》一书意在由繁归简,执简驭繁。以作者多年从事教学、临床的经验,把握住温病学说的原旨,并尽量作一些古今中西的贯通,使大家容易阅读理解。
    本书的特点:
    本书由“专题发挥篇”和“原文阐释篇”二部分组成。
    一、专题发挥篇:对温病的主要内容作出归纳,并联系伤寒,从整个外感热病的角度,接合作者本人教学与临床的心得体会展开议论;
    二、原文阐释篇:以提纲归类方式整理温病学方面的主要论述原文,并对原文给予“释要”,文字简约,观点平实,抓住要点,联系实际,以其方便读者的阅读,并有所启悟;
    书后设附录,将温病学方面的主要医家、医著和方剂加以归纳,以方便读者翻阅应用。
    本书的读者范围:中医院校高年级学生,临床中医医师(以内科为主),中医院校教师、中医爱好者。

摘要:
    一、历目前的传染病与医学的进歩
    在古代社会中,也许一直到人类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手段被充分发现,传染病一直是对人类健康的优选威胁。传染病,古代以疫病或瘟疫称。《说文》:"役,戌边也。"疫病起于军中服役的士兵中而被重视,故有"役病"之称。
    《说文》:"疫,民皆病也。"《山海经》中的"疠",郭注为"时气疾"。"疠"本为蜂蜇后憎寒壮热的反应,与一般疫病初起症状相同,后专用在疫病中。很早以为疾病起因于疠鬼,故以巫术驱除,或立祀安抚。战国后,道家兴,创元气说。《周礼》郑玄注:"疠疾,气不和之疾。"《释名》:"历(疠之借字),疾气也,中人如磨厉伤物也。"强调"疠"和"疾气",则脱离了鬼神观念。当时也观察到了疫病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如《周礼》春有癣首疾(指流感),夏有痒疥疾(指恙虫病)等。在东方,积数千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对外感热病辨证施治的系统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和一定的范围内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的治疗实践。在西方,文艺复兴以后,借助于显微镜的开发与应用,加快和加深了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短短几百年中所取得的进步也令人惊异!
    瘟疫与人类文明之间有着极其深刻的联系,据考古学家考证,当人类尚在原始的狩猎和采集阶段时,瘟疫几乎是不存在的。大约一万年前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后,人们开始过定居生活,砍伐森林,开垦土地,驯养动物,使微生物的生态……
目录:
专题发挥篇
  一、历史上的传染病与医学的进步
  二、中医热病证治的历史步伐
  三、宋以前医家对温病的认识
  四、宋金元医家对温病的认识
  五、关于温病病因的思考
  六、从病名的角度来认识温病
  七、伏邪与新感说的临证意义
  八、卫气营血、三焦及其辨证规律
  九、舌诊在温病证治中的重要价值
  十、温病临证治法方药的归纳
  十一、对历史上寒温之争的再思考
  十二、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一体化
  十三、关于伤寒的广义和狭义
  十四、六经的框架位置说
  十五、存在于经方中的诊疗体系
  十六、六经病证的治法方药体系
  十七、伤寒六经病与祝氏五段说
  十八、现实与传统的冲撞和对接
  十九、承前启后力创新说
  二十、经方与时方原来不相悖
原文阐释篇
  一、病因与发病
    (一)《温疫论·原病》
    (二)《温疫论·杂气论》
    (三)《温疫论·论气所伤不同》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