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6.25 6.5折 25 全新

库存2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汪绮石,[元]葛可久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17258

出版时间202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92页

字数128千字

定价25元

货号SC:9787521417258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主编推荐:
中国从有文献可考的夏、商、周三代,就进入了文明的时代。中国人认为自己是炎黄的子孙,若以此推算,中国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信仰,中医学就是在这种信仰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传统医学。

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炎帝、黄帝时期,根据考古、文献记载和传说,炎帝神农氏发明了用药物治病,黄帝轩辕氏创造脏腑经脉知识,炎帝和黄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医的。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代的伊尹发明了用“汤液”治病,即根据不同的证候把药物组合在一起治疗疾病,后世称这种“汤液”为“方剂”,这种治病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早在3700多年前就发明了把各种药物组合为“方剂”治疗疾病,实在令人惊叹!商代的彭祖用养生的方法防治疾病,中国人重视养生的传统至今深入民心。根据西汉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秦越人善于诊脉和针灸,西汉仓公淳于意善于辨证施治。这些世代传承积累的医药知识,到了西汉时期已蔚为大观。汉文帝下诏命刘向等一批学者整理全国的图书,整理后的图书分为六大类,即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方技即医学。刘向等校书,前后历时27年,是对中国历史文献最为壮观的结集、整理、研究,真正起到了上对古人、下对子孙后代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之学者,欲考中国学术的源流,可以此为纲鉴。

这些记载各种医学知识的医籍,传之后世,被尊为经典。医经中的《黄帝内经》,记述了生命、疾病、诊疗、药物、针灸、养生的原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这部著作流传了2000多年,到现在,仍被视为学习中医的推荐阅读之书,且早在公元7世纪,就传播到了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近代以来,更是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许多国家广泛传播。

经方医籍中记载了大量以方治病和药物的知识,其中有《汤液经法》一书,相传是伊尹所作。东汉时期,人们把用药的知识编纂为一部著作
...
内容简介: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六因学说,完善了虚劳的病因理论,认为虚劳是由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诊及病后失理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六个方面产生的;认为虚劳的发病机制都与火关系密切,或为虚火,或为伏火。虚火指的是动于气而未着于形之火,即浮越于外的虚阳,属于阳虚病变,总是由于少火衰微,元阳不足所致。伏火指的是先动于气,久而渐着于形之火,即阳亢,属于阴虚病变,多由阴虚火动、火盛生风所致;作者认为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要清金保肺,无犯中州之土。治脾要陪土调中,不损至高之气。治肾要金行清化,不觉水自流长,金水才能归于一致。肺主气化,象征天道乾卦,脾主运载生化,象征地道坤卦,乾中得坤,故为离卦,坤中得乾,故为坎卦,坎离交媾,水火既济。作者认为肺脾为至尊之位,提出了三本两统的观念。所论新颖创建,颇具特色;作者对虚劳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主张要注意情志、劳倦、时令、节气、药禁以防止病情加重,并坚持治疗,以防止半途而废。
目录:
理虚元鉴1

卷上13

治虚脉法总括13

治虚脉法分类13

治虚三本14

治虚二统16

阳虚三夺统于脾16

阴虚之症统于肺17

虚症有六因18

心肾论20

心肾不交论20

心肾不交与劳嗽总论20

五交论21

吐血论22

红症初治法22

劳嗽症论23

劳嗽初治法24

干咳嗽论24

咳嗽痰中带血珠血丝24

论劳嗽吐血能治不能治大旨25

虚劳内热骨蒸论25

虚火伏火论26

遗精梦泄论27

肾痹论27

白浊白淫论28

女人虚劳28

尸疰传尸劳等症28

虚劳当治其未成29

知节29

知防30

二护30

三候31

二守31

三禁32

四难32

劳伤非弱症32

呕吐见血非弱症33

伤寒见血非弱症33

肠风便血不同怯症33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