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管理学的文化路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管理学的文化路向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9.88 7.1折 28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虹斌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4146403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28元

货号SC:9787504146403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主编推荐:
这是一本研究教育管理基本理论的专著;这是一本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教育专著;这是一本开辟教育管理研究新路径的学术专著;这是一本对教育管理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的学术论著;这是一本靠前抢先发售用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教育管理的著作。
内容简介:
教育管理现象作为人类教育活动中的一种特定现象,自学校教育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我国在夏朝就创立了很早的学校,学校的名称有“校”、“序”、“庠”三种,汉代学者郑玄认为“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虞庠,亦小学也”,庠是殷、周时的学校。在许多典籍中均有记载,如“庠,礼官养老,夏日校,殷日庠,周日序。”(《说文》);“殷日序,周日庠。”(《孟子·滕文公上》);“庠序,官也。”(《尔雅·释官》);“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庠即古代的乡学;校一般设在乡里,主要承担着对乡民的道德教化任务;序,原是射箭比武的场所,夏朝在“国”设“序”为大、小学,足以见得夏朝的教育是以军事教育为重点的。学校发展到商代,增开了“瞽宗”和“学”,至西周我国在奴隶社会已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国学和乡学平行发展的体制,学在官府是此时期共同的特点。自秦汉开始,我国便创立了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体制,至唐朝,官学的管理体制日臻完备。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教育管理学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晶。书中具体包括了: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反思、理论运动的主要观点及其后果、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文化学分析、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教育管理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彭虹斌,男,1970年生,汉族,湖北洪湖人。1995年9月至1998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攻读外国教育史专业硕士学位,方向为比较教育学;1998年7月至2001年9月在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从事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学报编辑等工作;2001年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攻读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并获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
...
摘要:
    靠前章 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反思
    第二节 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哲学基础
    理论运动主要是由一批非教育管理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倡导并发动起来的,他们试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原则来改造教育管理学,使之成为类似自然科学的、价值无涉的学科。理论运动的倡导者本着实证主义(尤其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念指导教育管理研究和教育管理学的构建,这种科学观念也就决定了他们认为教育管理学应该是什么形态的学科。实证主义是源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方法,后经孔德形成为一个广泛影响社会科学及其研究的哲学思潮。就基本思想路线来说,实证主义可以说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提出怀疑的休谟经验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但又根据新的形势对休谟等人的理论作了许多修改和补充,表现在他们仍然把经验当做全部哲学的基础,但认为经验应是按照实证自然科学的要求来获得,具有科学的意义和价值,能为科学所检验。这种哲学思潮主张理论研究只探讨经验,坚持价值中立、采用自然科学方法、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性、预测性和控制性。主要观点有:靠前,科学应以经验或现象的观察为基础,而不是以纯粹的概念思辨为基础;第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获得“实证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够有助于个人和社会实际状况的改善,在所研究事物的性质所允许的范围内去得出结论,实事求是,人的认识由于受内外状况的,不能得出“思辨哲学家”们所谓的“保证的知识”;第三,科学的研究应采取实证的方法,即纯粹的观察、试验、比较、分类,在逻辑上是运用归纳逻辑,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来发现现象世界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也就是实证主义的规律。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反思
第一节 理论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 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理论运动的主要观点及其后果
第四节 管理理论运动的反思
第二章 教育管理学的文化分析
第一节 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学问
第二节 教育管理学学科的文化性
第三节 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文化分析
第四节 教育管理规律问题探究
第五节 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文化学分析
第六节 教育管理中的关系
第三章 教育管理的民族性格
第一节 英国的文化传统与教育管理
第二节 美国的文化传统与教育管理
第三节 日本的文化传统与教育管理
第四节 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教育管理
第四章 学校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 学校组织文化的产生
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第四节 学校组织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教育管理的文化转向
第一节 科学观的文化转向
第二节 人的文化本性
第三节 教育管理文化转向的成因
第四节 教育管理文化转向的表征
参考文献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