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外科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外科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4.51 7.9折 69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柳越冬,李大勇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9084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59页

字数545千字

定价69元

货号SC:9787030529084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供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针灸推拿及药学专业使用)》可供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针灸推拿及药学专业学生使用。
摘要:
    上篇 总论

    **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中医外科学是运用中医的理论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医外科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外科自身经历了经验的积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临床治疗方法的建立与完善等过程,并受到所处时代科学技术水平、中医学整体发展及西医外科学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其学科体系逐渐成熟,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 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

    1. 起源

    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与野兽搏斗,与气候抗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创伤,从而产生了用植物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初的外科治疗方法。进入石器时代,石器也逐渐成为治疗疾病的器械。据《山海经》记载:“高氏之山
    其下多箴石”。“箴”同“*”或“针”,故“箴石”又称“针石”或“砭石”,是当时人们用来针刺放血、切开排脓的工具,是*早的外科手术器械。

    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如疾自、疾耳、疾齿、疾舌、疾足、疾止、疥*等。周代《周礼
    天官》中所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

    2. 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促使中医外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早的医书,书中已有痈、疽、金疮、痔疾、皮肤病等许多外科病的记载,并叙述了砭法、法、熨法、熏法、角法、按摩等疗法。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的**部经典,为中医药学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基础。《内经》涉及的外科疾病近30种,包括《素问》中的丁、痤、、痔、口疮、疝、疠风、瘕等,及《灵枢篇中人体不同部位的痈疽17种。书中阐述的痈疽疮疡的病因病机,现仍是外科疮疡类疾病治的理论基础,如《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的“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丁与疔同)”等。书还记载了针砭、按摩、猪膏外敷等多种外治方法,并*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西汉前后的《金创瘛方》是中医外科**部专著,可惜已经失传。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外科的贡献较大。
...
目录:
上篇总论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
第二章中医外科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
第一节中医外科范围
第二节疾病的命名
第三节基本术语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致病因素
第一节发病机制
第四章中医外科疾病诊法
第一节望诊
第二节闻诊
第三节问诊
第四节切诊
第五章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第一节辨病与辨证
第二节阴阳辨证
第三节局部辨证
第四节部位辨证
第五节经络辨证
第六节辨善恶顺逆
第六章中医外科疾病治法与调护
第一节内治法
第二节外治法
第二节调护
下篇各论
第七章疮疡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疖
第三节疔
第四节痈
第五节发
第六节有头疽
第七节无头疽
第八节流注
第九节发颐
第十节丹毒
第十一节走黄与内陷
第十二节流痰
第十三节瘰疬
第十四节褥疮
第十五节安道
第八章乳房疾病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乳痈
第三节粉刺性乳痈
第四节乳痨
第五节乳漏
第六节乳癖
第七节乳疬
第八节乳核
第九节乳衄
第十节乳岩
第九章瘿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气瘿
第三节肉瘿
第四节瘿痈
第五节石瘿
第十章瘤、岩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气瘤
第三节血瘤
第四节肉瘤
第五节脂瘤
第六节失荣
第十一章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