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竺可桢全集 第19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竺可桢全集 第19卷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08.16 5.2折 208 全新

库存9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竺可桢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79103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628页

定价208元

货号SC:9787542879103

上书时间2024-06-05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中国现代气象学、地理学的一代宗师,很好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社社长、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在气象学与气象事业、地理学与自然资源考察、科学史、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研管理和诸多科学文化领域皆有杰出贡献。
主编推荐:
★竺可桢
  20世纪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心怀仁爱,吐纳四海风云,肩担民族道义
  笔诠求是,穷格天地万物,尽显理性光辉

★竺可桢日记
  在竺可桢生前,其日记是秘不示人的
  作为史料宝库,如今以全貌公之于世
  历史因细节而生动
  往事因亲历而鲜活
  38年连续记述,1000余万字完整存世
  一代宗匠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

★本卷收录1968—1969年的竺可桢日记。
媒体评论:
《竺可桢全集》作为竺可桢先生珍贵的精神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中独特的科学文化遗产,将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其鉴往开来的重要作用。《竺可桢全集》的编纂和出版,本身就是社会主义优选文化建设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后,我们还要用竺老倡导的‘求是’精神,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竺可桢全集》这个宝藏,通过学术界、出版界和媒体更多更有效的合作,更加全面体现《竺可桢全集》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推动社会主义优选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路甬祥

由中国科学院和其他方面大力协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编辑出版《竺可桢全集》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从这部历史文献中,不仅可以看到竺可桢同志是怎样治学,怎样做人,也可以看到我国近代科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这对于当前社会和年轻人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前人教育后人,后人超过前人。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愿《竺可桢全集》的出版,能给后人以更多的启示。——张劲夫

《竺可桢全集》是一部的科学资料,特别是竺先生1936—1974年近900万字的日记,更是在科技界不多见的。不仅可以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的宝贵史料,而且为后人了解竺可桢的科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了解竺可桢倡导的“求是”精神,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都可提供具体的资料。这对于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具有积极意义。——叶笃正

以竺可桢的论文和日记为主体编辑而成的《竺可桢全集》,其文字数量之多,涉及内容之广,在自然科学家中是不多见的。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发掘竺可桢的学术遗产,研究他的奋斗、创新、前进的人生轨迹,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科教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了解过去,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发展。我深信《竺可桢全集》的出版,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必将会愈久弥深。——施雅风

《竺可桢全集》的编纂工
...
内容简介: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9卷,收录1968—1969年的竺可桢日记。
    关于“”时期竺可桢日记的总体情况,请参见《第18卷说明》。 
    在1968、1969 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与竺可桢晚年生活关联度优选的,是自1967年底开始且持续了两年多的清理阶级队伍(简称“清队”)。1968年4月10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引述了的近期新指示,称无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人民群众和国民党长期斗争的继续”,这也是当时“清队”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 
    就竺可桢本人而言,他在历史上曾被诱迫加入国民党,后又被列名为中央委员。1949年以前,长期与之保持密切关系的社会各界名流中,也不乏国民党高层人士。因此,他在“清队”运动的高潮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日怀惶恐而夜有惊梦。当中科院革命委员会发布清理阶级队伍《通告》,勒令参加反动党团骨干分子等类人员限期登记时,他曾疑惑过自己是否属于其中。经反复查阅日记和有关资料,直到认为自己在7年前写的《自传》中已经接近交代清楚而无任何遗漏时才稍略放下心来。不过,由此而带来的压力始终存在着,甚至影响到了小女儿的婚姻。 
    就社会而言,“清队”的开展,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大规模的“内查外调”。由于竺可桢平生的活动舞台大、交往人脉广,又身在北京,因此也就成了外调工作人员的优选目标。在两年多的时间中,应对各地各单位的“外调”,成了竺可桢的主要工作内容。他耗费大量时间,在多年保留下来的日记中纵寻横索,根据当年所记文字,认真而辛苦地写出大量证明材料,有些为人提供了洗污辨冤的可靠依据,有些则提出
...
目录:
前言3

关于竺可桢日记9

日记编例 13

第19卷说明15

1968年

日记1

杂记302

1969年

日记321

杂记579

剪报594

附录一 第19卷人名简释表 597

附录二 竺可桢家系人物表601

附录三 张侠魂家系人物表603

附录四 陈汲家系人物表605

附录五 竺可桢日记中常见略语符号表60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