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山叙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凉山叙事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1.6 4.5折 48 全新

库存1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伟章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63593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36页

字数240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SC:9787541163593

上书时间2024-06-04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伟章:著有小说《谁在敲门》《饥饿百年》《声音史》《寂静史》《隐秘史》等,散文随笔集《把时光揭开》《路边书》,长篇非虚构《下庄村的道路》。作品曾多次进入全国小说排行榜,入选新时期中国文学大系、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曾获人民文学奖、凤凰文学奖、万松浦文学奖、《当代》长篇小说五佳、《长篇小说选刊》金榜领衔作品等。系四川省天府文化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主编推荐:
以审视之眼,迎进光明。罗伟章两赴凉山,以信札的形式,讲述彝族的历史变迁、文化品性、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叙事从容有度,情感真挚热忱。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彝族变迁、大凉山的风俗民情,思考文化现代化路径。堪称一部关于凉山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大凉山腹地昭觉县是全国优选的彝族聚居县,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形态,成为深具神秘意味的存在,也成为脱贫攻坚的堡垒。2018年伊始,这里更是成为脱贫攻坚的热土。本书紧扣这一时代命题,但又超越命题本身,以宏阔的历史视野,从人类学、民族学和内在观念的角度,层层递进,深入解析。物质和精神,我们和他们,今天和明天,由此相互映照,共同汇流成奔涌的大河。理解、庄重和宽博,合力构成本书气质,使之成为融现实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炉的典范文本。
摘要:
        第一章  他们是谁
    一、新动向
    我这里下雪了。
    2019年11月26日,夜里10点过,听见窗外细响,以为是蚊虫或风声,结果是落雪的声音。雪花干爽、结实,坠地后竟能弹跳,可待我洗漱过来,窗台上的积雪已能陷一个指节。由此我相信了古书对凉山的描述:“群峰嵯峨,四时多寒。”
    何况已是菊老荷残时节,且是在大凉山腹地昭觉县。
    我的意思是,单说凉山,无法理解真正的凉山。西昌作为凉山州首府,昨天我从那里过,可谓秋色宜人,城郊的尔舞山,苍松翠柏,日光透林,停车观景台,回头看邛海,海面如太极图的那条阳鱼,在蓝天白云下闪着银光,渐次低垂的黛青色山脊,颔首两岸,层层远去,与天相接。感觉天里天外,都被太阳照耀着,尽管有风从北面吹来,穿一件薄薄的抓绒外套,还是嫌热。然而,浅浅地打个盹,翻山过去,到解放沟,气温便陡然迭落。解放沟是西昌和昭觉的温差带。过了七里坪,一路东行,只见苍灰色的山体和悄无声息的河面,愈来愈深地横着冬日光景。
    这是我第二次到昭觉。
    五天前,我随广东佛山电台的袁小园、林靖、大田、杨峰等,从西昌过来,采访了昭觉回乡创业并到佛山接受过免费培训的大学生,住一夜后,穿越深长的峡谷,向北,向西,经越西,入喜德。在喜德县人民医院采访了佛山帮扶队,他们便回广东,我又经西昌到昭觉。这次是要在昭觉住下来,具体住多久,并无周密计划,可能一个月,也可能两个月甚至更长些。你若在这期间回蓉,我们是见不上面了。我也不要你来昭觉看我。成都到西昌的火车,道路塌方后一直未通,通了也要九个钟头。汽车有高速路,正常六小时能到,但不是每天都正常,我过来坐了八个半钟头(从西昌到昭觉,又花去将近三个钟头,虽然只有百公里)。飞机倒是快,但班次少,而且贵,五十分钟航程,有时比去北京还贵。你放心,在昭觉期间的所见所闻,我会写信告诉你。
    听刘华说,你怪我前几天在电话上也没告诉你我的这个“新动向”——你老爱问我有什么新动向,其实我不喜欢这个词,“新”是自觉的但也是自然的过程,随时向“新”索要,既是对过去的轻易否定,也违背常识和规律。当我看到某些地方到处刷着“把创新当成本能”,就为那地方感到焦虑。
    不过我这次出行,倒真有那么一点新动向的意思。我是要写一部有关昭觉县脱贫攻坚的纪实作品。尽管我做过记者,但长篇纪实作品并没写过;关键还在于,昭觉是我接近陌生的土地。凉山州的十七个县市,除八年前到过西昌,别的我从未涉足,也几乎一无所知。
    要说知道一点,是从奴隶社会博物馆,全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位于西昌东南郊,是世界上专享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奴隶社会,听上去多么古老,再厚的历史书,也会放到前面几章。可凉山不同,1950年之前,那里的山山岭岭,还“闪动着奴隶主黑色的鞭影”。它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谓“一步跨千年”。
    再就是从电影上,二十年前看的《彝海结盟》。彝,本为夷,1956年,主席和彝族干部商量,建议更夷为彝,说房子底下有米有丝,意味着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
...
目录:
第一章 他们是谁/001

第二章 川无停流/026

第三章 遍地英雄/053

第四章 第二性/083

第五章 准备好了吗/112

第六章 舌尖风波/131

第七章 血统暗流/154

第八章 脸和脸面/175

第九章 神秘通道/196

第十章 切肤之痛/219

第十一章 渊面之下/232

第十二章 半边天/260

第十三章 语言桥/278

第十四章 日月为明/294

附:全国模范教师优选事迹报告(节选)/315

结语/32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