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山客家 走进一个桃花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山客家 走进一个桃花源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3.09 5.8折 39.8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平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ISBN9787546424347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15页

字数87千字

定价39.8元

货号SC:9787546424347

上书时间2024-06-03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肖平:男,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从事历史、考古、民俗、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创作。曾供职于成都博物馆,现为成都市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主要著作有《成都的故事》《成都物语》等。
内容简介:
北纬30度,一条神秘的纬线。在它的两侧,屡屡诞生奇迹,饱含着自然和文明的咨讯。这里有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远古文明,最早绽放出人类文明的光辉。客家人在成都东郊龙泉山丘地带耕种繁衍,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优选的客家人集聚区。内容包括:发现“土广东”、湖广填四川、寻找“一世祖”、一个叫“洛带”的地方、上陶骨瓮与客家人的良性迁徙、客家人画像、漂移的孤岛和“汉语化石”、乡土之恋等八个章节。
摘要:
        第一章 发现“土广东”
    1946年春,成都华阳县凉水井(今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双林村)客家人卢光泉安详地坐在成都的一家茶馆里,向远道而来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教授董同稣示范客家话的发音情况。当时中央研究院一批学富五车的学者因抗日战争爆发迁入四川,他们引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四川地区的方言进行了两次系统的研究和调查。
    董同稣注意到,在成都附近,尤其是城市以东数百平方公里的浅丘和山地,存在着一个有别于四川官话的特殊的语言群体,其发音似乎跟业已消失的中国古代汉语发音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这个现象引起了董同稣的浓厚兴趣。
    坐在茶馆旧竹椅上的卢光泉一边喝着盖碗茶,一边用标准的客家话诠释着董教授提及的现代汉语词汇。下午的时光寂静而悠长,一些古老的音韵像透过窗缝的阳光照射进来,使客家人卢光泉的脸沐浴着一层明亮的光。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了16个下午。
    1947年,董同稣根据录音资料整理出名为《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的长篇论文,发表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9册,后又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科学出版社印行单行本。现在,当我们回想那16个难忘的下午,依然能感到在唇齿和茶香问飘飞的客家方言的雍容华美。在论文的前言部分,董同龢提供了关于成都客家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客家入川的经过在文献上简直没有什么材料可供参考。根据他们的族谱以及口头传说,现在只有三点可以知道:(1)时间最早的是清康熙年间,也有迟至同治时候的。(2)来源多说是“长乐”,即今广东五华县。(3)路线大致是经过湖南与贵州,由川南进成都平原。现在他们是在上述各地的许多乡村里聚族而居,自称“广东人”,称普通的四川人为“湖广人”。据我所知,有好多村镇,十分之九以上的居民都是“广东人”。在茶馆里议事或“赶场”时做生意,都应用他们的“土广东话。”他们的保守力量很大,虽然同时都会说普通的四川话以为对外之用,可是一进自己的范围,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他们非说自己的话不可。据说他们都有历代相传的祖训,就是“不要忘掉祖宗的话”。小孩子如在家里说一句普通四川话,便会遭致大人的训斥。
    这是70多年以前,一个醉心于民俗文化研究的中国学者对成都客家人的基本描述。在热闹的集市和春天盛开着油菜花的乡村,董同稣睁大惊奇的双眼,捕捉和琢磨着这奇特的文化事象。在这个文质彬彬戴一副细框眼镜的学者眼中,成都客家人仍像是个巨大的谜团牢牢地吸引着他。谜面虽然已经初露端倪,然而谜底还是扑朔迷离。
    现在当我们重温董同龢当年的记载,可以发现成都客家人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首先,他们都不是成都的原住民,而是通过移民的方式从广东迁徙至成都的,移民的时间大约是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间。其次,这是一个基本上被外界遗忘的族群,尽管他们从血缘上看是正宗的客家人,但在称谓上却被尴尬地称做“广东人”——由于实质上又非地地道道的广东人,所以干脆以“土广东人”称而呼之。这个非驴非马的称谓,从某种程度透露出成都客家人的神秘。第三,这个神秘的族群有很强的文化凝聚力和相对固执的文化传统,他们坚持使用母语。一个小孩如果在母语环境中不自觉地使用了四川官话,那么就会招致大人强烈的批评和训斥。
    董同稣发表的这篇论文尽管收录了3000多个客家词条发音,但它的影响也仅仅只是限于学界内部,成都的客家人并没有因为这篇文章的发表而引起关注和更深层次的认识。P2-5
目录:
第一章

发现“土广东”

第二章

湖广填四川

第三章

寻找“一世祖”

第四章

一个叫“洛带”的地方

第五章

土陶骨瓮与客家人的良性迁徙

第六章

客家人画像

第七章

漂移的孤岛和“汉语化石”

第八章

乡土之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