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丧家狗 我读《论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丧家狗 我读《论语》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62.37 6.3折 99 全新

库存28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零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44819

出版时间2022-0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616页

字数580千字

定价99元

货号SC:9787101144819

上书时间2024-06-03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1948年生,祖籍山西武乡县,北京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孔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兵以诈立》《简帛古考与学术源流》《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李零自选集》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风趣的语言和独到的眼光,对《论语》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剖析。在作者笔下,孔子有理想而不得实现,颠沛流离,像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对于如何读经典,如何看待经典,作者提供了他的思路,启示人们对《论语》到底在讲什么、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产生新的思考。
摘要:
        学而第一
    《论语》各篇都是拈篇首语题篇,即用文章开头的两个字作题目,既无深意,也不反映内容。本篇内容较杂,论学,只有六章(1.1、1.4、1.6—1.8、1.14);其他,没有集中的主题,大部分章节都平淡无奇,但1.8的“无友不如己者”很有意思,历来有争论,争论比原话还有意思。大家老想保护孔夫子,但怎么也保护不好。读这段话,你可以知道,名人的苦恼在哪里。
    以下各章,我都在结束处加了提示性的小标题。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是孔子说。《论语》全书的“子曰”都是孔子说。古代子书,是以“子”称老师。如《孙子》十三篇,每篇开头多作“孙子曰”;《墨子》的《尚贤》等十篇,每篇开头也作“子墨子曰”。这样的“子”是对老师的尊称。研究《论语》,我们要知道,中国最早的老师怎么叫,学生称孔子为“子”,这个“子”是什么意思。“子”本来是贵族子弟的称呼。西周时期,贵族子弟多被称为“小子”,就连王,在神祖面前也自称“小子”。春秋时期,人们以“夫子”或“子”称呼卿大夫,即当时的贵族官僚。“夫子”是第三人称,相当他老人家。“子”是第二人称,相当您老人家。“夫子”也可简称为“子”。“夫子”和“子”都是尊称。孔子当过大夫,很短,只有四年,但他的学生是用这个头衔称他们的老师。这里的“子”是“夫子”的省略。古代最初只有一门学问,即做官的学问,长官就是老师,这叫官师之学。孔子强调,读书要做官,这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官师之学的传统。“诸子”的“子”,是来源于官师,称呼老师和称呼首长是一样的。
    “时习”,一说是“学者以时诵习之”(《集解》引王肃),即按时复习;一说是“既学而又时时习之”(《集注》),即时时复习。杨伯峻说,前说才是周秦古书的用法,后说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不可取。1《国语·鲁语下》:“士朝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2复习是在晚上。
    “朋”,古人把同学、同事、同僚等同辈人叫“朋”“友”或“朋友”,这里指同学。东周的编钟铭文,常以“父兄”(或“兄弟”)“婚媾”“朋友”并说,父兄(或兄弟)是血缘关系,婚媾是婚姻关系,朋友是社会关系或政治关系。
    这一章好像研究生入学,导师给他们训话,主要是讲学习的快乐。
    第一乐是个人的快乐,你们来到我的门下,听我传道,按时复习,乐在其中。
    第二乐是和同学在一起,你们不光自己学,还不断有人慕名而来,成为你们的同学,弦歌一堂,岂不快哉?
    第三乐是师门以外,别人不了解,千万别生气,因为你学习的目标,是成为君子,学习是为自己学,别人不知道,照样是君子,你有君子的快乐,内心的快乐,不也很好吗?
    孔子好学,把学习当快乐,认为求知的快乐比求知本身还重要(《雍也》6.20)。这几句话,共同点是快乐。“说”即悦,是愉悦,“乐”是快乐,“不愠”也还是愉悦或快乐。
    《论语》以此为第一章,很好。
    这一章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的重要概念
...
目录:


导读一 孔子: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

导读二 孔门弟子及其他

导读三 古人读《论语》,文本、注释及其他

导读四 今人读《论语》,基本参考书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优选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第二十

总结一 孔子教导我们说,他不是圣人

总结二 什么是真君子?孔子如是说

总结三 孔子的遗产: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

附录一 《论语》原文

附录二 主题摘录

附录三 《论语》人物表

附录四 人名索引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