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漳采杏初集 木铎堂藏科举文物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漳采杏初集 木铎堂藏科举文物谭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7.4 5.5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江溶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37707

出版时间2021-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6页

字数135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559837707

上书时间2024-06-03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主编推荐:
1.本书以“清漳采杏初集”为主书名有一语双关之意:一是作者的收藏始于“清漳书院”的几份考卷;二是“采杏”喻指古代学子高中后的杏园游宴,“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初集”指代本书为作者探索“实物中的科举”的尝试。以“木铎堂藏科举文物谭”为副书名,“木铎堂”为作者的堂号,“科举文物”则是作者藏品种类的全称。从收藏者的观点来研究科举文物中的历史,就等于从科举实物看科举史,从科举实物看中国史;
    2.本书由五个篇章构成,分别选取科举当中的专有名词作为各部分的篇名,分别为“发蒙”“肄业”“进学”“异闻”和“金榜”,收录三十篇文章,文章中的人物、故事大多有迹可循,实现了科举实物对历史的叙事性补充,揭示了近代中国科举的独特面;
    3.作者是一位叙事高手,其文字极具历史性、趣味性,与其说是对亲身经历的收藏史的讲述,毋宁说是对科举实物的进一步普及与解读;跟随着作者的文笔,我们可以目睹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化时所发生的冲突与融合的科举影像,感受那个时代的变迁、无奈与苍凉。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8年河北省首届十大藏书家贾江溶博士的新作,以科举实物的解读为视角,选取科举当中的“发蒙”“肄业”“进学”“异闻”和“金榜”两个专有名词作为全书五个独立部分的篇名,共收录三十篇文章。其中,“发蒙篇”主要介绍木铎堂科举收藏的缘起、经历、经验和观点;“肄业篇”收录木铎堂科举文献收藏故事;“进学篇”从科举制度研究的视角对科举各阶段程序作简要介绍;“异闻篇”通过对科举相关的奇闻异事的叙述,展现鲜为人知的科举生态;“金榜篇”则有意从别样的视角解读大众熟知的历史名人们与科举史相关但长期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是著者书写“文物中的科举”的一次尝试,也是对木铎堂科举实物收藏的阶段性总结,试图融合科举文物的收藏、科举学的研究,致力科举文化的大众普及,呈现不一样但真实的科举实况。
摘要:
        “收藏”对于我来说,像是与生俱来的。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养成了收藏的爱好,小学四年级拿着纸币去商店兑换即将退出流通的一、二、五分硬币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当然,我与教育文献结缘,还得益于我父亲。他是一名中学英文教师,从业38年之久,有趣的是,我也真的做过父亲的学生。在父亲的影响下,我渐渐地对教师的形象有了清晰的认识,也走上了师范教育的道路。在2006年之前,我的收藏是没有主题的,从儿时的画片、玻璃球、贴画、邮票,到中学时期的连环画、邮票、钱币、线装书,凡所喜爱者皆收入囊中,并保留至今。这一时期的收藏,更多体现的是怀旧和喜好。而2006年的一次收藏经历,成为了影响我一生的转折点。
    我的老家邯郸,是战国时期的赵国都城,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之处。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每逢周六、周日,来自各地的古玩商贩都会齐聚邯郸,相比全国其他地方,邯郸的古玩市场较为活跃,是收藏爱好者的“乐园”。起初邯郸的古玩市场有中华大街的古玩街、乾政古玩市场(位于明珠广场附近)、冀南古玩市场等,其中坐落在中华大街联盟路北头的冀南古玩市场是当时邯郸优选的古玩市场。2006年,我在邯郸学院求学,养成了每周末骑行游逛邯郸市古玩市场的习惯。邯郸学院位于邯郸市的东南角,为了淘到心仪的宝贝,我常常要骑行跨越整个邯郸市。2006年的一个周六,在游逛邯郸市冀南古玩市场的一个店铺时,几大箱摆在地上的古籍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在邯郸市,古籍属于冷门,鲜有人去关注。正因如此,老板任由我翻阅。我在翻阅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7册夹杂在古籍中间的红格手写试卷,其卷面左上角有“清漳书院”字样,仔细翻来,数份试卷字体娟秀,且均带有考生的姓名和名次。我瞬间被这些“尤物”所吸引,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和书店的老板商谈价格。因当时我的学生气十足,所以老板对我发现的“宝贝”并不在意,我很容易地即以150元的价格将7份试卷全部谈妥。可正当我要付钱时,却发现兜里的钞票不翼而飞,大概是在骑行的过程中丢了。我与老板商定,马上再去取钱,1个小时内即回来付款,老板很爽快地同意了。于是,我从邯郸市的东北角一路飞奔,骑行到市中心取了几百元现金,便立刻往回赶。一回到老板的店中,我即把商定好的钱付给他。然而,令我想不到的是,这位“热心的老板”趁我外出取钱之机,将其中一份“杨申之”的抽了出来,7份试卷变为了6份。我心里很是不痛快,但并没有立刻向其挑明,而是略带委婉地向老板问道:“老板。我们刚才约定的共有7份,好像少了一份,这样吧,我也是很诚心买你的东西,我愿意再加100,你把那份也给我吧。”老板的面子有点挂不住,便同意了我的要求。就这样,一路曲折再加上多付了100元钱,我总算将7份试卷全部收入囊中。
    我揣着这些试卷,一口气骑回了学校,坐在电脑前做进。一步的考证工作。经过一番研究,我发现原来此“清漳书院”是由肥乡县知县饶昌绪于清乾隆十年(1745)所创,现位于邯郸市肥乡区。
    “书院”一名起于唐代,本为修书之所。陈东原先生在其所著《中国教育史》中有言:“古代书籍,既须用竹简布帛或赖纸钞,均不
...
目录:
发蒙篇

缘起

木铎

科举试卷辨伪

江南贡院借展记

“收藏”教育史

肄业篇

忘年交

《金石吟》得书记

光绪丙子科江南乡试题目

拍场捡漏记

詹事府执照

武举寻踪

进学篇

蒙学

童礼

助学

学规

黉宫说

穷秀才

《饯秋试诗》

仕途梦的破碎

异闻篇

闱彩

“算命签”

科场案

科场异闻录

经济特科状元与“一门三进士”

连中三元

金榜篇

纪晓岚之谜

魏源的“朋友圈”

虎门销烟逞英豪,不识林君点青衿

状元张謇与江南官立中等商业学堂

清末留比学生照片及同学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