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话叶浅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漫话叶浅予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1.95 7.1折 45 全新

库存5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包立民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38780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73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SC:9787507738780

上书时间2024-06-03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主编推荐:
北平解放时,是叶浅予劝齐白石留下?徐悲鸿为什么要请画坛“草寇”叶浅予做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张大千向叶浅予学画,确有其事吗?包立民编著的《漫话叶浅予》讲述了叶浅予、张光宇、黄文农、鲁少飞等20世纪30年代一批漫画大家的艺术成长历史,每篇都附有漫画家最经典的作品。叶浅予曾有过四段婚姻,除了第一次是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后三次都是和同样很好的艺术家的艺术碰撞,其跌宕起伏的情节不亚于琼瑶电视剧。本书还原了叶浅予四段婚恋的真实内幕,并以叶浅予自己撰写的《婚姻辩证法》压轴,还艺术家以清白。 
内容简介:
《漫话叶浅予》简介:30年代,他创作的连环漫画《王先生》与《小陈》风靡大江南北;抗战时期,他成为“漫画宣传队”龙头,一呼百应;40年代开始,他从漫画转向国画创作,终成为当代中国画大师;他是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他的舞蹈、戏曲人物国画,被徐悲鸿评价为:“此在国画上如此高手,五百年来,仅有仇十洲、吴友如两人而已,故浅予在艺术上之成就,诚非同小可也。” 他的艺术人生丰富多彩,硕果累累。他的四段婚姻跌宕起伏,也许这就是大时代的风流才子。他就是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叶浅予先生。 包立民编著的《漫话叶浅予》讲述了叶浅予与他们的故事:张光宇、黄文农、鲁少飞、廖冰兄、陆志庠、华君武、黄苗子、丁聪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关山月、张佛千、魏绍昌、林海音……
摘要:
    漫画人生 造型细胞从何而来 古今中外所有的造型艺术家都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你的造型细胞从何而来?由何发芽?我想每个答案是不会接近相同的。 那么叶浅予的造型细胞是从何而来,由何发芽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他的家庭出身谈起。 叶浅予,1907年3月31日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太平桥叶家厅,生肖属羊,所以小名阿羊,学名纶绮。祖父是教书先生,父辈兄弟四人,只有二伯继承了祖父的教书职业,大伯、三伯和父亲均经商。父亲爱好书画,母亲擅长刺绣,姑父是桐庐有名的书法家,表姐胡家芝擅长民间剪纸,是20世纪全国有名的剪纸艺术家。从他的直系亲属来看,祖父是教书先生,父亲是一位爱好书画的商人,用今天的话来称呼,叫做儒商,母亲擅长刺绣女红,由此可见叶浅予是出生在一个带有艺术气息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未必都能造就出艺术家来,但是从遗传学的观点来看,叶浅予的造型细胞与父母身上的艺术细胞是有一定关系的,也就是说他的造型细胞中有一部分是先天的,从娘胎里带来的,但只是一部分,而绝不是全部。 叶浅予的造型细胞,除了与生俱来的一小部分外,更多的来自后天的艺术熏陶。那么,究竟是什么制造或激发了叶浅予的造型细胞,使他对绘画造型艺术如痴如醉,一发不可收拾,最后走上了漫画创作的道路呢?话要从他在童年时代是一个小戏迷说起。 叶浅予自幼就是个戏迷,迷的是什么戏?是芦茨戏。请看他在《老笔忆童年》中的一段自白:“叶氏聚族而居的地段叫太平桥,太平桥头有个庙叫太平庙,供的是太平老爷。……庙前有个戏台,台前是广场,可容纳几百人站着看戏。记得每年的二月初二和八月十八是太平老爷的什么节日,规定要演几场戏,演期短,不闹猛(上海方言:不热闹)。过了端午节,请三十里外的芦茨老相公到县里来做客显灵,各路戏班子轮流登台,连演一个月,那才热闹哩。这位老相公红脸黑胡子,据说是烧炭佬出身,因为火烧不旺,就一脚伸进窑洞里,他的炭窑就变成收成优选的炭窑,于是他就成为远近闻名而有求必应的菩萨,有邪压邪,求福得福。 “芦茨戏演了一个月,家家户户要准备鸡鱼肉三牲福礼拜一次老相公,加上四乡进城的信徒,这笔开支相当大,受惠者是各家店铺。从我这个小戏迷受益来看,是放手提倡戏剧文化的大运动。因为看了戏,在大表姐的影响下,我学会剪纸做生旦净丑等人型手工,学会拉胡琴,敲锣鼓,参加小演出队,学会画戏演戏。” 叶氏的这段自白,道出了他的造型细胞最初是从戏剧舞台上来,从舞台上的生旦净丑的演员表演中来。但是如何将舞台上的戏剧人物变成他手下的人物造型(最初是人型手工,而后是画脸谱,画戏剧人物)?如果把舞台上的戏剧人物比作制造或激发小戏迷叶浅予造型细胞的艺术土壤的话,那么在这块土壤上帮助他播种、耕作,将戏剧人物最后变成他手下的造型人物的又是谁呢?是他的大表姐胡家芝。关于这一点,叶浅予直言不讳,而且他坦陈胡家芝是他的艺术引路人,是他的启蒙老师。1985年10月,年近八旬的叶浅予写信为年近九旬的大表姐的《胡家芝剪纸艺术集》作序,序中写道: “你也许记得,在你跟随你母亲到外婆家看芦茨戏的日子里,你用五彩手工纸剪糊成戏文里的小旦,用描
...
目录:
漫画人生
叶浅予与张光宇
叶浅予与黄文农
叶浅予与鲁少飞
叶浅予与廖冰兄
叶浅予与陆志庠
叶浅予与华君武
叶浅予与齐白石
叶浅予与徐悲鸿
叶浅予与张大干
叶浅予与关山月
老漫友欢聚文艺报
叶浅予难忘总理情
“细叙沧桑记流年”
叶浅予浙闽纪行
最后的午餐
张佛千 忆叶浅予
黄苗子 我与浅予
丁聪 热爱漫画事业的老头
叶岗 家兄叶浅予
魏绍昌 难忘的梁白波
林海音 吾友“蜜蜂小姐”
黄苗子 风雨落花――忆梁白波
洪燧卿 叶浅予与戴爱莲
包立民 此曲只应天上有
――舞蹈家戴爱莲的异国恋情
王人关 口述解 波执笔
我的丈夫――倔老头叶浅予
朱嘉树 王人美的家事
叶明明 父亲的故乡情
叶浅予 婚姻辩证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