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去的白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远去的白马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1.76 5.8折 72 全新

库存20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秀海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20825

出版时间2021-0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84页

字数0.32千字

定价72元

货号SC:9787530220825

上书时间2024-05-02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秀海,当代著名作家、编剧。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痴情》《穿越死亡》《波涛汹涌》《音乐会》《乔家大院》《天地民心》:长篇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天地民心》《波涛汹涌》《军歌嘹亮》《客家人》:中短篇小说集《在密密的森林中》《出征夜》:散文集《行色匆匆》《山在山的深处》,旧体诗集《升虚邑诗存》等。其中,《在密密的森林中》《乔家大院》等被译成英、法、日、韩文出版,中文繁体字版《乔家大院》《天地民心》在台湾出版。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四次)、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军长篇电视剧金星奖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次)、中国电视剧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两次)、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三次)、首届首尔国际电视艺术节最佳长篇电视剧奖、第三届电视剧风云盛典最佳编剧奖、中国电视艺术五十周年全国优秀电视剧编剧奖、冯牧文学奖等。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海军通令嘉奖一次。两次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曾任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笔会中心会员。
主编推荐:
《远去的白马》是一部有分量、有思考的军事文学作品。著*名军旅作家朱秀海在采访多位亲历过解放战争的幸存者后,收集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以一匹驰骋沙场的白马为引子,拉开了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的帷幕。小说主人公赵秀英,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曾多次组织村民支前,带领全村民工队配合八路军作战。由于混乱中的一个误会,赵秀英和她带领的支前队来到东北解放战争的战场上。背井离乡、思念幼儿之苦没有动摇这位共产党员的心,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才能和做群众工作的经验,组织打粮队帮助三十七团度过缺衣少食的艰苦岁月,数次救全团于饥困。在战场上,她从前线抢运伤兵,在敌军的轰炸中用血肉之躯架起战场通讯的生死线。解放战争胜利后,她继续坚守着共产党人的使命,为一方水土、一方百姓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本书根植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借助丰厚的历史史实,以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解放战争为背景,以清醒客观的文学立场审视和书写历史的复杂与真实、人性的善良与崇高,对战争场面、战场情节与细节的书写,对众多人物的情感与命运的描绘,均掌控有度,拿捏准确。在历史与现实的两个时空中纵横捭阖,以诗性的笔调和咏叹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无私无畏、信念坚定、生动饱满的共产党人形象,震撼人心,感人肺腑。
内容简介:
《远去的白马》是一部有分量、有思考的军事文学作品。军旅作家朱秀海在采访多位亲历过解放战争的幸存者后,收集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以一匹驰骋沙场的白马为引子,拉开了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的帷幕。小说主人公赵秀英,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曾多次组织村民支前,带领全村民工队配合八路军作战。由于混乱中的一个误会,赵秀英和她带领的支前队来到东北解放战争的战场上。背井离乡、思念幼儿之苦没有动摇这位共产党员的心,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才能和做群众工作的经验,组织打粮队帮助三十七团度过缺衣少食的艰苦岁月,数次救全团于饥困。在战场上,她冒着从前线抢运伤兵,在敌军的轰炸中用血肉之躯架起战场通讯的生死线。解放战争胜利后,她继续坚守着共产党人的使命,为一方水土、一方百姓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本书根植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借助丰厚的历史史实,以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解放战争为背景,以清醒客观的文学立场审视和书写历史的复杂与真实、人性的善良与崇高,对战争场面、战场情节与细节的书写,对众多人物的情感与命运的描绘,均掌控有度,拿捏准确。在历史与现实的两个时空中纵横捭阖,以诗性的笔调和咏叹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无私无畏、信念坚定、生动饱满的共产党人形象,震撼人心,感人肺腑。
摘要:
        “从哪儿说起呢?”
    “从白马吧。”
    晋察冀军区四分区骑兵连的成立缘于聂荣臻司令员从陕北带到五台山的三匹马,两匹属于将军,一匹是警卫兼驭手刘有才的坐骑。1941年敌情吃紧,将军由内线向外线转移,带着马匹无法通过封锁线,走着走着停下来,把刘有才叫到跟前,看着仅有的三匹马,说:“你带它们留下,搞个骑兵班,坚持斗争,我是要回来的。尤其是这匹大白马,是朱总司令送我的,我当它是宝贝呢!出了差错拿你是问!”
    刘有才人长得半截黑塔一般,脚下砰啪一个炸响,立正敬礼,扯开大嗓门吼道:“司令员放心!刘有才在马在,刘有才不在了马还在!”
    将军哼一声说:“哪有这么严重,首先是人,其次才是马,马再金贵能比得上你这个红军老战士?”说着队伍已接近封锁线,滹沱河两岸枪声大作,敌我双方曳光弹打得如同现在国庆节夜晚的礼花。刘有才一个人牵着三匹马,站在北岸望着将军带人上了一条树叶一般的小船。小船载不动似的摇晃着,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不时被弹道映亮的河面上。
    聂司令这一去就没有回来,先是到延安,后又去了太行山东麓建立新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刘有才和留下的三匹马熬过了一个艰苦的冬天,竟然将三匹马的骑兵班发展成了四分区一个很像样的骑兵连。大白马和另一匹名叫“黑豹”的母马边战斗边产驹,加上从日伪军那儿打来的,在1942年冬天,这个连竞有了二十六匹马,外加四头驮辎重的大走骡。刘有才当上了连长,率领骑兵连在太行山西区纵横驰骋,杀得鬼子闻风丧胆,成了保卫我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力量。这期间他改了名字,不再叫刘有才,叫刘抗敌。
    那时刘抗敌可是一门心思要将骑兵连发展成一个骑兵团,最起码也得是个骑兵营,然后带着这帮人马渡滹沱河南下,再向东,去不停东移的军区司令部找聂司令。他一直都在想象见面时的情景:他突然带着一个像模像样的骑兵团或者骑兵营出现在聂司令面前,将部队交给首长,首长肯定会大吃一惊,然后就会大大地表扬他一番,说:“好哇,长能耐了你。”
    他想那时候自己站在首长面前,会像个孩子一样咧开嘴大笑起来。大白马老了,他已经为聂司令另准备了一匹同样毛色的三岁口的追风快马,通体雪白,西域汗血宝马和蒙古马的混种,骨骼高大,身段优美,跑起来四条腿伸展开就是一条直线,腚后再起云条似的一道马尾,端的是马中神骏。分区抗敌剧社一位诗人兼编剧还为它起名“飘雪”,写了诗,登在小报上。
    刘抗敌想,司令员不但喜欢马,还是相马的行家,一说起来中国“三大名马”三河马、伊犁马、河曲马就滔}舀不绝,见了“飘雪”准要夸它一通,因为平常的三河马河曲马刘抗敌也见过,比不上这匹“飘雪”。然后呢,没有然后——数十年后,刘抗敌常对人说:“那时候的人不讲究当官儿,讲究的是个痛快。聂司令将三匹马托付给我,我还给他一支成建制的骑兵营或者骑兵团,再加上这样一匹‘飘雪’,无论如何他总得夸我一个能干吧。有这一夸就够了,说明我能力行,任务完成得好,官就不当了,我还要乐呵呵地回去给首长当警卫兼驭手。”
    他的心愿最终却没有实现。第二年军区一个命令下来,他就和
...
目录:
  
《远去的白马》无目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