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风十日谈:中国古人的治家良训和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家风十日谈:中国古人的治家良训和故事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0.9 5.5折 38 全新

库存65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存山 主编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9105290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76页

字数180千字

定价38元

货号SC:9787219105290

上书时间2024-05-02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存山(195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并《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并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曾任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出版著作《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商鞅评传——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中华文化通志·哲学志》《智慧之门·老子》《中国传统哲学纲要》《气论与仁学》《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编推荐:
● “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党和国家关注和宣传的重点,本书的出版能满足读者了解中国传统家风文化、营建良好家风的需求。●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李存山教授以及多名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共同创作,立足我国丰富的传统家风文化,着眼于对现代家庭的有所启示和教育,权威可靠,深入浅出。● 本书以历史为轴,选取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在家风家教方面有代表性的十位先贤,讲述这些历史先贤的家风故事,内容涉及爱国传家、礼让传家、忠孝传家、规矩传家、勤俭传家等中华家风的方方面面,人物几乎涵盖中国各个重要朝代,脉络清晰,全面呈现了中国家风的基本内涵和整体性格。本书切入点新颖独特,能给读者带来亲切的阅读感,是一本优秀的中华传统家风读本。● 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故事与说理结合,图与文结合,知识性、可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家训箴言意味深长,家风故事感人至深。
内容简介:
李存山主编的《家风十日谈(中国古人的治家良训和故事)》立足我国丰富的传统家风文化,着眼于对现代家庭的有所启示和教育,以历史为轴,讲述了周公、孔子、孟子、诸葛亮、李世民、苏轼、范仲淹、朱熹、曾国藩、梁启超十位先贤的家风故事。全书共十章,每一章以“十日谈”讲故事的形式分别讲述每一位人物在家风家教方面的经典故事,每一章突出不同的家风主题,第一章突出周公的家国理念,第二章突出孔子的诗礼传家,第三章突出孟子的身承母教,第四章突出诸葛亮的气节传家,第五章突出李世民的帝王家训,第六章突出范仲淹的慈善传家,第七章突出苏轼的浩然传家,第八章突出朱熹的勤俭传家,第九章突出曾国藩的规矩传家,第十章突出梁启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家风传承,内容涉及中华家风的方方面面。形式上,故事与说理结合,图与文结合,知识性、可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家训箴言意味深长,家风故事感人至深,较为完整地呈现先贤的高尚人格与故事魅力。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现代家庭文明建设、弘扬传统家风文化、引领社会道德文明风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录:
序 李存山
第一日 周公:忠诚树模范,礼乐治家国
一、忠信传家远
二、谦虚获民心
三、无逸保家业
四、礼教护门风
第二日 孔子:诗、礼庭训明仁义
一、学“诗”学“礼”承圣言
二、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三日 孟子:身承母教,浩然传家
一、幼子承母教
二、圣者先齐家
三、浩然传家风
第四日 诸葛亮:志存高远,忠诚爱国
一、学:学需静也,才需学也
二、志:志当存高远
三、节:良禽择木,贤臣择主
四、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五、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五日 李世民:非威德无以致远
一、重德: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二、尊师:尊师之道,如尊己父
三、戒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四、尚俭:圣世之君,存乎节俭
五、崇文:宏风导俗.奠尚于文
第六日 范仲淹:廉俭持家、造福乡梓
一、以廉俭操持家风
二、以公心造福乡梓
三、读书养志以成才
四、忧乐圆融以成仁
第七日 苏轼:至言莫过于身教
一、利国泽民可忘躯
二、“不合时宜”求真知
三、此心安处是吾乡
四、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
第八日 朱子:读书循理习礼义
一、读书起家之本
二、循理保家之本
三、和顺齐家之本
四、勤俭治家之本
第九日 曾国藩:清慎勤敬养家风
一、做事须用敬与勤
二、成人须读书养生
三、众人同心家长久
四、交游处事须慎之
第十日 梁启超:知、情、意以成人才
一、“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
二、“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三、善处忧患贫贱,遵循理性生活
四、有趣生活、有情生活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