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登讲论语 学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樊登讲论语 学而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9.61 5.5折 72 全新

库存36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樊登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59646026

出版时间202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48页

字数488千字

定价72元

货号SC:9787559646026

上书时间2024-05-02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主编推荐:
★樊登全新重磅作品!四千万读书人信赖的领读人樊登,打通东西方文化壁垒,援引中西经典书籍,站在应用的角度讲透《论语》。
★不仅让你读透《论语》,还让你把鲜活的中国智慧用起来,让为人处世变得简单!

★ 《论语》是樊登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本书!樊登捧着论语读了20年,反反复复研究了无数遍!《樊登讲论语》是樊登的心血之作。

★  本书的特色是,既尽量还原了《论语》本来的意思,又站在应用的角度讲透《论语》,赋予《论语》在今天在这个时代新的生命。用有趣的案例、科学的理论、当下的生活场景,让你把《论语》用在当下的生活、工作、学习、创业、人际关系中。

★  结合国学大师钱穆、南怀瑾、朱熹等解读《论语》的数十个版本,还原《论语》本色,尊重《论语》的内涵,增加文学、美学涵养。书中的每一句解读,都结合了对古今学者观点的研究分析,以及现在的科学理论。
★  通俗有趣的释义,剖析字句,让古文不再晦涩,让《论语》不再难懂!
★  樊登发挥“讲书人”的专长,援引中外经典,能够进一步拓展读者的阅读面,读一部《论语》,就能读懂万世之书。
★ 《论语》几乎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烦恼。读《论语》,能够让我们真正理解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性格底色,拥有文化自信心。——樊登
内容简介:
《论语》是对樊登人生影响优选的一本书,他捧着《论语》反反复复地研读了20年。樊登发现,《论语》几乎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烦恼。我们当下遇到的各种痛苦,孔子早就解释清楚了。西方的心理学、现代的脑科学,都是对《论语》很好的验证。《樊登讲论语》是樊登的心血之作,书中的每一句,都结合了当代的生活和今天的科学理论。本书的特色,是既还原了《论语》本来的意思,又站在应用的角度讲透《论语》,让我们能够把《论语》用在当下的生活、工作、学习、创业、人际关系中。
摘要:
        学而时习之:如何应对人生中的一切痛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一共分了二十篇,后人以每章第一节的两个字作为篇名。
    第一篇的名字取自开篇的两个字:学而。
    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我们在中学时就学过这一段:“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大部分人会觉得这句话很平淡。直接翻译过来,意思是:一个人学了知识后经常复习或者使用,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这不是一件很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
    为什么这句看起来平淡的话如此重要?中国古人写书,整本书的第一句往往是点题的部分。
    不知道你是否认同一个道理:对个人而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我们也这样认为,就会明白,摆正学习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事情,要放在第一句来讲。
    曾经有一个说法,叫作“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是宋朝宰相赵普的故事。这句话源于宋朝一个叫林□的学者所写的著作,书中说赵普一生建功立业,是一代勋丞,但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别无其他。
    故事真假不论,单从这句话本身来理解,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我们甚至可以说“一句《论语》治天下”——如果有人觉得自己记忆力有限,记不住半部《论语》,只能记住一句话,那就可以在《论语》中找到那句话,然后反复念诵,让它像“咒语”一样在脑海中不断盘旋。遇到任何问题,这句话便能立刻浮现出来,帮你理清思路。
    比如遇到难题,你能瞬间想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能把握解决问题的大方向。
    或者,你若是能够想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叮嘱自己从学习中找答案,这也够了。
    为什么我敢有这样的提法?因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概括了我在“樊登读书”讲过的两本非常重要的书,一本叫作《刻意练习》,一本叫作《终身成长》。《刻意练习》里说明了所有的天才其实都是有目的地训练的结果,《终身成长》里则强调了我们要培养成长型思维,享受学习的过程。而这两本书,事实上就是在阐释这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在此,我们要去理解这句话中的一个句式:“不亦”。
    “不亦”,通俗地说就是“不也是……吗”,这是一个反问句式。我们不妨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的情感色彩,推测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显然是因为有很多人持反对态度,觉得“学而时习之”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孔子才会说:“不也是快乐的吗?”
    你不妨也问问自己,对你而言,“学而时习之”是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
    我每次讲完书,就有很多人说:“樊老师,为什么听了你讲的书,我的生活还是没有过得更好?”之所以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只是在“学”,还没有“习”。学是明白知识,习是要不断地应用,不断地尝试、践行。《礼记》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说法,说的是学习的几个层次,同样也是落脚
...
目录:
学而第一

学而时习之:如何应对人生中的一切痛苦_2

君子务本:“微习惯”有多重要_6

巧言令色鲜矣仁:如何从面部表情识人_10

吾日三省吾身:批判性思维的优选境界_13

敬事而信:带着敬畏之心工作,怀着同理心管理人_18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的很好路径_24

贤贤易色:别沉迷于外在的美好_28

不重则不威:端庄和假正经只有一线之隔_32

慎终追远: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_38

温良恭俭让:每天都应当做好正向积累_41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传承好的家风、家训、价值观_44

礼之用和为贵:“以和为贵”绝对不是和稀泥_46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无原则守信是愚,过分恭敬是失礼_48

居无求安:当我们贫穷时,如何自在地生活_52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优选的金钱观_55

不患人之不己知:关注能力圈以内的事情_58

为政第二

譬如北辰:领导者的优选境界,是不打扰_62

思无邪:最诗意、最动人的语言_65

道之以德:管理人,用规则还是用道德_67

三十而立:你的立身之本是什么?_70

事之以礼:有尺度,才是真正的孝_74

父母唯其疾之忧:懂得沟通,是孝的关键_76

子游问孝:什么是尊敬_78

色难:你能做到始终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吗_80

回也不愚:自主思考的力量_82

人焉廋哉:看穿一个人,三个角度就够了_86

温故而知新:在反思中学习_89

君子不器:让自己拥有“反脆弱”的特性_91

先行:什么情况下可以表达心中的想法_9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