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不缺爱 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 童年不缺爱 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童年不缺爱 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9.9 5.0折 59.8 全新

库存19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心心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539632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77页

字数185千字

定价59.8元

货号SC:9787115539632

上书时间2024-05-02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心心妈(原名:项目) 
    育有两个女儿,科恩亲授游戏力育儿师,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凯叔讲故事、成长树等平台阅读量10万+文章作者。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所学,让更多父母可以被支持,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被理解。创立妈妈成长公众号:一起学育儿。 
    有安全感的孩子,都是经由父母爱上整个世界的。 
    每一次抱起孩子,每一次温柔安慰,都在构建孩子对整个世界的爱与信任。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长大后更易远离紧张、焦虑、无助、烦躁、抓狂、痛苦、恐惧、抑郁与绝望。
内容简介:
安全感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有了安全感,孩子才能放心地探索世界
随着现代社会对育儿知识、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在孩子生命最初几年,培养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充足的安全感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指标。的确,拥有安全感的孩子,生命的底色都是暖色调的。他没有太多辛苦的情绪损耗,能集中能量去探索世界、学习新知;他会拥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在将来生活得更幸福。在本书中,作者提炼了妈妈培养孩子安全感的六大关键:第一,妈妈要“看见”并了解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爱;第二,妈妈要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滋养亲子关系;第三,妈妈要学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第四,在出现沟通问题时,妈妈要学会反思,以避免问题再次发生,从而提升亲子关系的品质;第五,妈妈要学会照顾自己,拥有好情绪,这样,才能让孩子内心更加安定;第六,好妈妈还要学会巧妙地处理好与“养育合伙人”的关系,以获得更多支持。
摘要:
        早在100多年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提出,学会观察儿童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而今,我们又一遍遍强调对孩子进行“高质量陪伴”的重要性。
    无论是观察孩子,还是给孩子高质量陪伴,目的都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真正地、更好地“看见”孩子、了解孩子。
    当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站在面前时,我们所说的看见,并不仅仅是看到他这个人而已。
    只有看到这三点,我们才能在孩子发出信号时正确地回应他。当孩子被“看见”、被理解、被满足时,他的问题行为就会越来越少,安全感也就此形成。
    看见孩子
    独特的性格特点
    我创建父母读书会、线上育儿群这些年,曾听过父母们各种各样的担忧:孩子爱整洁,父母担心孩子有强迫症;孩子太活泼,父母担心孩子安静不下来。有时,我还会遇到不同家长接近相反的担忧:孩子爱说话,家长担心孩子不善思考;孩子不爱说话,家长又担心孩子的社交能力不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接触这类问题多了,我不禁想,也许父母们的心里都有个“完美性格比”,想要孩子活泼又不失谨慎,随和又有些硬气——其中的比值要符合黄金比例才行。
    可这要求太高了,别说孩子,哪怕是大人,能达到这要求的恐怕也是“少之又少”。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而父母是否“看见”了孩子,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否长成自己本来的美好模样。    纪录片《零零后》拍摄了16个孩子十年的成长光阴,记录了这些孩子的发展变化。在这里面,有两个性格相似的孩子——辰辰与一一。她们俩都性格内向,在上幼儿园时就喜欢独自玩耍,游离在人群之外。
    可十年后,两个小女孩的状态却差别很大。13岁的一一能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愉悦,也能从独处中汲取内在的营养,获得成长的力量;而14岁的辰辰却越来越郁郁寡欢,不愿回忆童年,对世界也充满戒备。
    这其中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站在她们身后的父母。
    一一的妈妈从一开始就“看见”了她,认为孩子就是偏“安静型”的性格,很正常。这样的看见与接纳也给一一带来了安全感。
    所以在面对摄影师的问题——“为什么你总是一个人玩儿”时,3岁的一一就能笃定又坦然地回答:“我就喜欢这样玩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有权利这样!”十年后的她,也能客观地欣赏自己:“内向的人也有很多优点,比如更安静地思考与沉淀自己。”
    相比之下,辰辰的妈妈似乎一直专注于自己脑中那个理想孩子的“模型”,而没有“看见”眼前孩子的真实模样。她认为辰辰是“奇怪”的,总是与人、与团体都保持着距离。辰辰喜欢编程,可妈妈觉得孩子本来就不够灵活,担心孩子学了编程后会越来越呆板。
    妈妈想把辰辰装进“模型”中,磨去她“奇怪”的那部分。
    可她不知道,当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妈妈都无法接纳、看见自己时,孩子也会厌恶自己的“特点”,无法与自己很好地相处;而如果妈妈欣赏孩子、接纳孩子,孩子就会认可自己,将这些“特点”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变成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那么如何做到接纳呢?

...
目录:
推荐序一 享受养育孩子的甜蜜(俞敏洪) V

推荐序二 父母的爱与付出,是孩子童年最宝贵的养分(孙东旭) IX

自 序 有安全感的孩子,生命的底色都是暖色调 XV

第一章 “看见”孩子,正确回应

——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只是因为希望被“看见”

作为孩子生命早期最重要的客体,父母如果能真正地、切实地“看见”孩子独特的性格特点、年龄阶段,以及深藏于行为之下的真实需求,就能在孩子发出信号时给予正确的回应。当孩子被“看见”、被理解、被满足时,安全感就形成了。

第一节 做到这三点,我们才算真正地“看见”了孩子 3

第二节 孩子哭闹时,父母毫无回应会把孩子逼入绝境 11

第三节 是什么阻挡了我们“看见”、理解孩子 17

第四节 用心“看见”,就是对孩子优选的鼓励 27

第五节 贴标签不是“看见”,而是将孩子局限住 32

第二章 懂得孩子,合理给爱

——妈妈的爱是给孩子优选的滋养

孩子渐渐长大后,会有自己表达情感与需求的方式或方法。它们也许是叛逆的行为,也许是大声的哭泣,也许是难听的话语,也许是不良的表现。如果我们能透过这些表象看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就能更合理地给予爱,让孩子在爱中感受到安全。

第一节 为什么越是共情、理解孩子,孩子越娇气 43

第二节 当孩子说“妈妈,我讨厌你”时,她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51

第三节 手足情深的二胎家庭,都有个充满安全感的老大 56

第四节 “孩子,哭吧,妈妈接得住” 64

第五节 如果不紧盯着孩子,他真的能往好的方向发展吗 73

第三章 关注联结,滋养关系

——陪伴孩子也是一种滋养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