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信息学导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信息学导论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6.4 6.5折 56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宗荣,田爱景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84039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64开

纸张胶版纸

字数470千字

定价56元

货号SC:9787010084039

上书时间2024-05-02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宗荣,1947年生,华中科技大学社会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系统科学博士,教授。1992年8月至1995年8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理论信息学、信息世界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防科工委及湖北省项目6项。出版《理论信息学》等专著3本、教材4本,组织翻译《进化与人的行为》等2本,发表中、英、日文论文10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内第一本社会信息学专著,是国内外社会信息问题研究成果的归纳与总结。全书分为五编:第一编,阐述汇聚成中国社会信息研究潮流的三个主要来源:香农信息论、理论信息学和社会认识论;第二编,阐述国外社会信息学的发展概况,比较分析俄、美、日、中社会信息学的研究途径;第三编,讨论社会系统的信息性和复杂性;第四编,论述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的社会信息学;第五编,简介社会信息技术与工程,并展望社会信息学的未来。
    本书观念新颖,视域广阔,资料翔实,展示了初生的社会信息学概貌。它既是一本系统的学术专著,也可作为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摘要:
    2.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
    
两种文化的争论,其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它们对于社会现象与自然j见象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这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学派之间对立与争论的本体论前提。
    
科学主义者强调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基本相似性,忽略其间的根本差异性,主张像对待自然现象那样来对待社会现象,由此又被叫做自然主义者(natu- ralist)。科学主义流派的不同代表尽管对于社会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的具体看法有所不同,但在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和因果性方面则是共同的。
    
孔德认为,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复杂得多,但同样服从于不变的规律。社会规律比自然规律要复杂,但也可以并只能通过实证的方法来把握。斯宾塞认为社会与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社会的分工相似于动物机体各个器官的分工,机体器官的功能是相互配合和协调均衡的,有机体才能正常地生存。社会机体比生命机体复杂得多,其中优选的差别是社会中有个人的存在和作用,有个体与集体和国家等之间的复杂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服从于同样的规律。斯宾塞力图发现和论证社会机体与自然机体之间在机体结构和功能组织等方面的内在相通性,甚至认为像“自然选择、生存竞争”等自然进化规律在社会中也同样存在和发生作用。因此,他主张运用自然科学的有机体方法来研究社会有机体。
    
迪尔凯姆充分地认识到对社会现象的科学界定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所具有的意义,因此尤其“强调用社会现象对个人意识的外在性与个人意识可能发生的强制影响,用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来给社会事实下定义”。正是通过与各种非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的比较,迪尔凯姆把社会现象定义为:“所有‘活动状态’,无论固定与否,只要是由外界的强制力作用于个人而使个人感受的;或者说,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它独立于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的现象,叫做社会现象”。
    
从总体上看,科学主义者尽管也承认人类行为比自然现象更复杂,因而探索社会科学规律比探索自然科学规律更困难,但他们否认这种差别是本质性的、根本的。他们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尽管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却都是客观的、因果性的、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观察、实验和概括的。人文主义者则突出强调人文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他们看来,人文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是根本不同的,自然现象具有客观性
    
……
目录:
引论 社会信息问题的提出
第一编 社会信息科学的学科定位
  第一章 从信息论到社会信息论
  第二章 从理论信息学到社会信息学
  第三章 从社会认识论到社会信息科学
  第四章 社会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编 国外社会信息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五章 俄罗斯的社会信息学研究
  第六章 美国和日本的社会信息学研究
第三编 社会系统与社会信息
  第七章 社会系统的信息特征
  第八章 社会信息的自为性与复杂性
第四编 社会信息科学的三种视角
  第九章 宏观社会信息学
  第十章 中观社会信息学
  第十一章 微观社会信息学
第五编 社会信息技术与工程
  第十二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工程
  第十三章 社会信息科学与技术展望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