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据法学:原则规则案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证据法学:原则规则案例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9.2 7.4折 80 全新

库存15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易延友 著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ISBN9787519712709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633页

字数605千字

定价80元

货号SC:9787519712709

上书时间2024-05-01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易延友,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证据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2008~2012年);兼任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案例法评论》主编;曾就读干中国政法大学(1992~2002年),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并留学于英国华威大学(Warwick Urwersity,2001~2002年),获法学硕士(LLM)学位。2003年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法学院,2012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2013年1~5月,任耶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代表性论著包括:《沉默的自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13年第4版)、《陪审团审判与对抗式诉讼》(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第1版)、《证据法的体系与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刑诉与中国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解读刑事诉讼法》(Understanding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美国Homa出版社2013年版)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清华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Columbia Hournal of Asian Law》、《Punishment&Societ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lology》、《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等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五十余篇。
精彩内容:
序本书与市面上其他证据法教材的优选区别在于:这是一本以可采性为核心内容的证据法教材。我主张证据法学的知识体系应当以可采性为中心,教材和课程体系也应当以可采性规则为主要内容。这是因为,除了可采性规则以外,其他与证据有关的规则要么属于自然科学,从而不具备法学的品格;要么依附于法学的其他门类,根本无法承担起证据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之重任。如果不以可采性为中心,则学生在看完一本教材或修完一个学期的证据法学课程之后,要么感觉到证据法学知识性不强,看来看去净是一些大道理,或者纯粹是一些经验之谈,学术门槛很低;要么感觉这门学科知识杂乱,不成体系;要么感觉这门知识接近可以并入其他学科或课程当中。只有当证据法学以可采性规则为中心的时候,它作为一门学科知识的独立性、科学性、复杂性和完整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证据法学的魅力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可采性规则主要存在于英美证据法中。证据法既然应以可采性为中心,其知识体系也就必然以英美证据法为核心内容。当然,我国法律体系中也有零星的关于证据可采性的规则。我们在讲授英美证据法课程时,对我国已经建立或移植的证据规则也应当提及;在证据规则日益受到重视,甚至日益繁多的情况下,我们也应当重点讲授那些已经建立或移植的证据规则。这样,在如何传授证据法知识上,就面临两种路径:一种是把英美证据法知识贯穿到中国相关证据规则中;另一种则是把中国证据法知识融入英美证据法中。由于我国法律中关于可采性的证据规则迄今为止尚不成体系,在此前提下,如果按照第一种路径,也就是以中国法为中心来建构证据法学的知识体系,这个学科很可能就是支离破碎的。以此为框架来传授证据法学知识,学生学习到的证据法知识必然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和不成体系的。其对知识的运用也必将是一知半解的和毫无章法的。如同一部被撕掉了大半部分的辟邪剑谱,练此神功之人除了首先必须自我伤害以外,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收获。因此,作为一门
...
内容简介:
易延友著的《证据法学:原则规则案例》分总论、证据和证明三编。总论阐述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和证据法的理论基础。证据阐述关联性、品格证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传闻、特免权、实物证据验真、文书的原始性要求等规则。证明阐述证明责任分配、推定、司法认知、自认与自白以及证明标准等内容。本书的特点是以证据的可采性为核心,以证据规则为统领,以规则背后的原理为基础,结合英美法系及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经典案例,完整而生动地展现证据规则的精致奥妙,以求为法律人提供有关证据规则的完整体系,并达致对证据法的深刻领悟和熟练应用。
目录: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证据法概论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证据法的理论基础
第二编证据
第四章关联性
第五章品格证据
第六章证人作证与交叉询问
第七章鉴定意见
第八章传闻
第九章特免权
第十章实物证据
第三编证明
第十一章证明责任
第十二章推定
第十三章司法认知
第十四章自认与自白
第十五章证明标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