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阳明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阳明哲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1.9 5.5折 58 全新

库存5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蔡仁厚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233296

出版时间2022-0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96页

字数197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572233296

上书时间2024-07-01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蔡仁厚,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师承当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之门逾四十年。东海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教授,是海内外公认的第三代新儒家的嫡系传人,是儒家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蔡仁厚先生对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史有极深厚地研究。著有《孔孟荀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王阳明哲学》等书。
主编推荐:
"●一本书了解王阳明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和其真正传达的哲学含义,掌握知行合一的终极秘诀。
●破除王阳明哲学上“佛老”的误解,他是纯正的儒家思想代表者。
●了解王阳明真正的哲学宗旨,为自己解开人生的枷锁,找到自己的人生秩序,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
●王阳明告诉你,是人就会有亲疏,是爱就会有等差,无需跟环境较劲,遵循本心。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推荐:在这本书里面,我才算真正明白了王阳明。
●中国传媒大学周月亮教授:颇得牟老前辈嫡传,涵蕴将心学推向世界的深心。
●向外使力,人生越走越沉重。向内使力,人生越走越豁达。"
媒体评论:
"之前我把王阳明整个人生的经历介绍了一遍,但很多书友也反映说没有好好地讲王阳明哲学的含义,后来我就去找,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本特别棒的书叫作《王阳明哲学》……读了这本书,我才算真正明白了王阳明。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樊登

蔡先生点面融通,时时用阳明学通释儒释道之精义,还恰到好处地与西方智慧互证,如将良知明觉与康德的直觉的交互发明,颇得牟老前辈嫡传,涵蕴将心学推向世界的深心。——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周月亮"
内容简介:
一本书了解王阳明思想变化和其真正传达的哲学含义,并提出关于王阳明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纠正了当代人对王阳明思想的许多错误认识。

王阳明思想来源于禅宗?

不是,王阳明思想是正宗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万物皆有的亲疏关系,而不是一视同仁的博爱。

学阳明思想就要抛开七情六欲?

不是,王阳明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愫,尊重世俗常理,但不能滥情。

王阳明思想侧重于让我们出世?

不是,王阳明是为了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人生秩序,更好地融入社会。

王阳明思想偏重于意像思维,而轻实践?

不是,王阳明在世时,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误,他主张知行合一,是身体力行。

……

摘要:
        第一节
    少年时期的企向
    一、灵光爆破
    阳明从小就聪慧过人。《年谱》记载他十一岁时,跟着祖父竹轩翁到北京去,路过金山寺,竹轩翁和客人即景赋诗,正沉吟间,阳明在旁倒先作成了: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客人见了他的诗,大为惊异,又出题叫他作《蔽月山房》诗,阳明随口应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干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小孩不但才思非常敏捷,而且他的胸襟眼界更是超异常人。
    到了北京,他父亲很为他豪迈不羁的性行而担忧,第二年便为他延请塾师,严加管教。但施教的内容也只是一些科举时文之类,十二岁的阳明便已对这些感到不耐了。有一天他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答道:“唯读书登第耳。”但阳明却不以为然,他说:
    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阳明觉得科举登第,纵然像父亲一样中了状元(阳明十岁时,其父龙山公中进士第一甲第一人),也是三年就有一个,这如何便是第一等事?在他小小的心灵里,认为只有读书学圣贤,完成自己的德性人格,才是天地间第一等事,才算第一等人。他一下子灵光爆破,透显出了他对圣贤学问与圣贤人格的企向,这当然是很不平凡的。
    若说一个小孩何以有这么高远的企向?除了阳明自己那不平凡的生命之外,实因希圣希贤本是古人讲学的普遍意识——学所以学做人,做人则必以圣贤为法。超凡人圣根本不是科第功名的事,而是宗教家所谓“重生”的事。人不重生便永远只是个凡夫俗子,纵然出将人相,也仍然算不得第一等人、第一等事。可惜这个普遍的意识在现代的教育里已经若有若无了。现代的教育实在只是知识技能的教育,在一般知识分子的意识里,只是看重那科名学位之“人爵”,而不知“修其天爵”。因此,教者与受教者都似乎欠缺“脱胎换骨,超凡人圣”的自觉与要求,更没有希圣希贤的器识与志概。需知“志念高则品高,志念低则品低”,大家两眼只望着那科名学位,心里只想着那科名学位,那是不可能有真学问真人品的。没有真人品真学问,又哪里能做出真事业来?陆象山的《白鹿洞书院讲义》,指出当时的士子自开始读书便落于利禄之途,自少至老、自顶至踵,无非为利。他的话说得朱子动心出汗,在座的人甚至有感激流涕的。但如果象山是在今日的学校礼堂里,对着黑压压一大堆的人说那些话,恐怕大家都会是“无动于衷”的吧!孟子说:“今茅塞子之心矣。”什么时候能把阻塞在我们心灵中的那把茅草拔出来,我们也就能“茅塞洞开”“灵光透显”,而企向乎圣贤了。
    不过,阳明说那句话,亦只是他那不平凡的生命一下子灵光爆破,在当时他实在还没有立定“必为圣贤”之志,因为他毕竟年岁很小,他那豪迈不羁的性格也还不能使他自己落实下来走圣贤的路,要进入圣贤学问的门径,还有着一长段崎岖多歧的路要他经历哩。P1-3
目录:
第一章 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少年时期的企向

第二节 王学的前三变——异质的转变

第三节 王学的后三变——同质的发展与完成

第二章 阳明学的基本义旨

第一节 良知之天理与感应

第二节 致良知与逆觉体证

第三节 格致诚正与心意知物

第四节 “事”“物”两指与成己成物

第三章 知行合一

第一节 知行合一说的宗旨

第二节 学行合一与知行合一

第三节 致良知中的知行合一

第四章 良知与知识

第一节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

第二节 良知之坎陷与统摄知识

第三节 良知坎陷后之重现与圆成

第五章 良知与中和寂感

第一节 求未发之中与观未发气象

第二节 致中和与慎独

第三节 良知之体用与中和寂感

第六章 工夫指点的意义

第一节 克己与为己之心

第二节 静坐与光景

第三节 居敬、穷理、尽性

第四节 集义、致良知

第七章 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第一节 天泉桥上一夕话

第二节 四句教释义

第三节 “四有”与“四无”之会通

第八章 心即理的义蕴与境界

第一节 心即理(良知即天理)的义蕴

第二节 良知现成、何思何虑

第三节 终日乾乾、对越在天

第九章 阳明的亲民哲学及其事功

第一节 与万物为一体

第二节 明明德以亲民

第三节 亲民哲学的实践:建立事功

第十章 阳明的人格与风格

第一节 以讲学从事思想运动

第二节 狂者胸次

第三节 敬畏与洒落

第四节 诗境:寂乐交融

附录一:王阳明学行年表

附录二:日本的阳明学及其特色

附录三:本书作者著述要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