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的发现 晚清民初"社会"概念研究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9.84 6.8折 88 全新

库存1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承红磊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63102

出版时间2023-1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88页

字数272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SC:9787559863102

上书时间2024-06-20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承红磊,男,河南商水人,复旦大学本科、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清民初政治史、思想史、近代中外关系史,在《历史研究》《复旦学报》《史林》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主编推荐:
"新的“概念”和“话语”的基础是新的词汇。尽管“社会”一词在中国传统语汇中早已存在,但如今中文中通用的近代意义的“社会”一词却是个外来词。“社会”由西方引介到中国之初,它曾被认为是用来指代“团体”“聚会”“群”等概念,但随着近代中国思想的变迁,知识分子对它的理解和使用也产生变化,近代意义的“社会”概念也终于生成。
作者追述了“社会”思想的传入及其转变的过程,再现了严复、梁启超等近代学人对“社会”概念的讨论,呈现晚清民初各种思想和潮流的角力、争持和交替。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社会”概念兴起和广泛运用的首部系统专著。作者从词汇史和概念史切入,爬梳了“社会”这一词语由西方引介到中国,并且逐步普及的过程。全书研究视角独特,方法创新,以“社会”这一微细的单一概念为基础,将清末报刊和著作中使用“社会”一词的频次进行量化分析,材料丰富,论证周详,揭示了“社会”逐渐取代“群”“人群”等词的原因。同时,作者并不只聚焦于词语的考证和论述,而是以“社会”一词为切入,再现了严复、梁启超等近代学人对“社会”概念的讨论,呈现晚清民初各种思想和潮流的角力、争持和交替。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晚清“社会”概念的产生

第一章  Society的诞生及其在华早期翻译

第二章  甲午战后的“群”“群学”与“社会”一词的再使用

第三章  从“群”到“社会”:以梁启超为例看庚子前后“社会”概念的形成

第二部分  清末“社会”概念的集中使用及其影响

第四章  严复对中国“社会”所做分期及性质判定

第五章  “社会”与早期“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

第六章  “社会”概念与清末伦理变革

第三部分  民初“社会”话语的流行与“社会”内涵的转变

第七章  民国初年“社会”话语的流行与内涵转变

结论

附录一:《申报》“社会”使用情况整理(1873—1894)

附录二:梁启超论著目录及“群”“人群”“社会”使用情况(1899—1904)

参考文献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