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史
  • 中国近代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代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5.92 4.0折 39.8 全新

库存13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廷黻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18120

出版时间2017-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24页

字数107千字

定价39.8元

货号SC:9787569918120

上书时间2024-06-12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主编推荐:
1、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史学界无可争议的传世经典;大师手笔,至今深刻影响海内外数代学人。 
    2、蒋廷黻是民国时代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是他专为青年学生写下的近代史通俗之作。时至当下,重新审视,这本书依旧具有极高的价值。 
    3、超yue意识形态,以国际视野看近代中国转型;作者对近代国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原因的分析堪称远见卓识,至今难以超yue。 
    4、全新校订:在尊重民国原刊风貌基础上进一步更正原书讹误。 
    5、精选插图:全新收录同时期外籍人士的六十余幅珍贵历史影像图片,图文相得益彰。 
    6、大家小书,深入浅出,读史明智,可得自由。
媒体评论:
    蒋廷黻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近代史,我们可以不接近认同他的分析,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讲述有助于重新认识近代中国,重新理解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路。 
    ——《新京报》
精彩内容:
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洋没有派遣驻华的使节,我们也没有派大使公使到外国去。此中的缘故是很复杂的,第一,中西相隔很远,交通也不方便。西洋到中国来的船只都是帆船。那时没有苏伊士运河,中西的交通须绕非洲顶南的好望角,从伦敦到广州顶快需三个月,因此商业也不大,西洋人从中国买的货物不外乎丝茶及别的奢侈品。我们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用不着任何西洋的出品,所以那时我们的国际贸易总有很大的出超。在这种情形之下,邦交原来可以不必有的。 
    还有一个缘故,那就是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平等。西洋人到中国来,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他们不来,我们不勉强他们。他们如来,必尊中国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这个体统问题、仪式问题就成为邦交的大阻碍,“天朝”是绝不肯通融的。中国那时不感觉有联络外邦的必要,并且外夷岂不是蛮貊之邦,不知礼义廉耻,与他们往来有什么好处呢?他们贪利而来,天朝施恩给他们,许他们做买卖,借以羁縻与抚绥而已。假若他们不安分守己,天朝就要“剿夷”。那时中国不知道有外交,只知道“剿夷与抚夷”。政治家分派别,不过是有些主张剿,有些主张抚。 
    那时的通商制度也特别,西洋的商人都限于广州一口。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西洋人曾到过漳州、泉州、福州、厦门、宁波、定海各处。后来一则因为事实的不方便,二则因为清廷法令的禁止,就成立了所谓一口通商制度。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十三行是中国政府指定的十三家可以与外国人做买卖的。十三行的行总是十三行的领袖,也是政府的交涉员。所有广州官吏的命令都由行总传给外商,外商上给官吏的呈文也由行总转递。外商到广州照法令不能坐轿,事实上官吏很通融。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逢八(也就
...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一个时代的经典。全书从鸦片战争讲起,一直叙述到其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用明白通畅的字句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是一本人人都能读、也人人都该读的近代史。本次再版,校订文字的同时,也收录了包括甘博、汤姆逊等在内的诸多同时期来华外籍人士所记录的珍贵影像、图片六十多幅,多为华语世界首次呈现,在丰富和完善内容的同时,也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历史情境。
摘要:
    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已与外族久已有了关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这个局势就大不同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到东亚来的英、美、法诸国绝非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清人可比。原来人类的发展可分两个世界,一个是东方的亚洲,一个是西方的欧美。两个世界虽然在十九世纪以前曾有过关系,但是那种关系是时有时无的,而且是可有可无的。在东方这个世界里,中国是领袖,是老大哥,我们以大哥自居,他国连日本在内,也承认我们的优越地位。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打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 
    嘉庆、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当然不认识那个西方世界。直到现在,我们还不敢说我们接近了解西洋的文明。不过有几点我们是可以断定的,第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可以与世界上很优秀的民族相比,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第二,中国的物产虽不及俄、美两国的丰厚,然总在一般国家水平线之上。第三,秦始皇的废封建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帝国,足证我民族是有政治天分的。是故论人论地,中国本可大有作为。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第一,是因为我们的科学不及人。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最足以决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科学的知识与非科学的知识比赛,好像汽车与人力车的比赛。在嘉庆、道光年间,西洋的科学基础已经打好了,而我们的祖先还在那里做八股文,讲阴阳五行。第二,西洋已于十八世纪中叶起始用机械生财打仗,而我们的工业、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第三,西洋在中古的政治局面很像中国的春秋时代,文艺复兴以后的局面很像我们的战国时代。在列强争雄的生活中,西洋人养成了热烈的爱国心,深刻的民族观念。我们则死守着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所以在十九世纪初年,西洋的国家虽小,然团结有如铁石之固;我们的国家虽大,然如一盘散沙,毫无力量。总而言之,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的近代文化,而东方的世界则仍滞留于中古,我们是落伍了!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日本就是一个例子,日本原有土地不过相当中国的一省,原有的文化几乎全是隋、唐以来自中国学去的。近四十年以来,日本居然能在国际上做一个头等的国家,就是因为日本接受近代文化很快。我们还可以把俄国做个例子,俄国在十五、十六、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年,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
...
目录:
总论 < 1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 < 9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 3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 13 

东西对打 < 19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 27 

不平等条约开始 < 33 

剿夷派又抬头 < 39 

剿夷派崩溃 < 47 

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 < 55 

旧社会走循环套 < 57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 65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 71 

洪秀全失败 < 79 

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 < 85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 87 

步步向前进 < 95 

前进遇着阻碍 < 99 

士大夫轻举妄动 < 109 

中日初次决战 < 123 

第四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 145 

李鸿章引狼入室 < 147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 155 

顽固势力总动员 < 161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 171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 181 

军阀割据十五年 < 191 

贯彻总理的遗教 < 19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