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有个滕头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有个滕头村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2 5.5折 40 全新

库存1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宏甲、萧雨林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ISBN9787552634815

出版时间201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223页

字数178千字

定价40元

货号SC:9787552634815

上书时间2024-06-12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宏甲为当代有名报告文学作家、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他曾获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为2004年首批入选的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王宏甲擅长农村题材的写作,由其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无极之路》曾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根据贵州塘约村精准扶贫工作实际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塘约道路》居“2017年中国报告文学优秀作品排行榜”榜首。
主编推荐: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滕头村三代农民从农业时代走进工业时代,挺进信息时代,始终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个村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
这个村拥有“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靠前和谐乡村”两顶桂冠。
这个村在上海世博会上设立全球专享的乡村案例馆。
这个村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它应该是中国未来农村的样子吗?
它是今日乡村振兴的中国样板吗?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一部反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展现了该村多年来加强党的建设,坚持道路自信,党组织带领村民坚守“一犁耕到头”的精神,深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展以生态产业为龙头的集体经济,全体村民脱贫致富,共建共享发展成果,成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本的光荣历程。全书打破线性叙事手法,通过聚焦问题来结构文本,通过讲故事来阐明意义,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
摘要:
    写滕头这本书,要从哪里开头呢?
        至少有十种方式可以进入这个村庄。有人说,它像是一颗钻石,每一面都会闪光。你很难说哪一面最亮,也难说哪一种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好吧,就从世博会开始。
        2010年,上海世博会。那是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那是一次城市的盛会。你应该还记得,那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园,沿着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城市带展开,本身也在向世界展示水波旖旎、微风拂面的城市之美。189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馆,在这里盛装以待,向世人讲述不同国度的城市风情。
        当你流连于东西方城市不同的风格,阅不尽它们的繁华之时,忽然,你看到一座不一样的馆――它的外观,非常乡村,整个外墙以黑白灰为主色调,那是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凝神细看,你可能会感觉到一种震撼!
        这面被称为“瓦爿墙”的外墙,是用五十多万块废瓦残片垒砌而成,你仿佛可以触摸到这片土地惜物的品质,还有它悠长的历史。
        这个馆,展示的究竟是城市,还是乡村?
        你不由自主走进去,于是你知道了,中国有一个叫滕头的村庄。这个馆叫“滕头馆”,这是一个村庄在上海世界博览会上建的馆。这个馆巍然挺立,有两层楼高,比一些国家建的城市馆还大。
        怎么回事?在这“城市聚会”的地方,怎么有一个乡村馆?
        第一届世博会是英国人于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这个发明了蒸汽机的国家,其时已经是世界上不错盛的工业国。伦敦世博会向世界预示了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大量的展品诠释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发明创造的想象力。一似乎从那时开始,农村就被视为落后的地方了。
        从伦敦世博会到上海世博会,时光走过了159年。从展示工业品到展示城市,似乎一直在讲述农村的“过时”。二十一世纪被认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上世纪人们就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将有55%居住在城市。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全球性的课题。
        那么,为什么在上海世博会出现了一个乡村馆?
        这个乡村馆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中国人说“物以
...
目录:
序章  人类会有第三种栖居地吗
  1.世博会上的乡村馆
  2.为什么会是滕头
  3.值得重视的“乡村神话”
第一章  一犁耕到头
  1.最穷的人跟我来
  2.看见集体的力量
  3.看到个人的利益
  4.“做煞大队”是怎么来的
  5.先治坡,再治窝
  6.初试立体农业
  7.地没有分,人心就不散
  8.把地种出“花”来
  9.可贵的生态自觉
  10.总书记夸他们了不起
  11.鸡棚里办起服装厂
  12.造厂三部曲
  13.联合国来人了
  14.第一家村级环保委员会
  15.历史性的交接
  16.一个乡村带头人的完美典范
  17.你要去看看萧王庙
第二章  在继承中创新
  1.滕头“绿卡”
  2.转制,还是不转
  3.生态立村是滕头的“宪法”
  4.好看的村庄能卖钱
  5.进军世博会
  6.酷爱学习的全国人大代表
  7.宁可少一个人才,不可出一个歪坯子
  8.那些年,被他骂过的年轻人
  9.不要忽视了这样一个群体
  10.“三先”与“五抓五不忘”
  11.先富还要带后富
  12.书记病倒了
  13.他把自己活成了一棵树
第三章  新时代,再出发
  1.临危受命
  2.傅平均的“草根成长史”
  3.滕头傅氏溯源
  4.新书记的“管理经”
  5.新时代的“滕头速度”
  6.这个时代要讲共享
  7.傅志存的忧虑
  8.老年人更有福了
  9.新一代青年遇到的挑战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中国样板”
  1.始终坚持集体主义道路
  2.干事业要有“一犁耕到头”的精神
  3.要有主动学习的精神
  4.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
  5.寄语文化振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