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在自我:发现真实自我的乐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内在自我:发现真实自我的乐趣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8.99 4.2折 69 全新

库存3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澳)休·麦凯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92962

出版时间2021-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15页

字数151千字

定价69元

货号SC:9787504692962

上书时间2024-06-12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休·麦凯(Hugh Mackay)是澳大利亚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有近60年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经历。他在社会研究领域做出了很好贡献,已被澳大利亚众多高校授予了荣誉博士学位,并被选为新南威尔士皇家学会会员。2015年,他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休·麦凯现居住于堪培拉。
主编推荐:
每个人都有假面,你的是哪一面?从成瘾到物质主义再到工作,我们到底躲在何种面具之下?冲出20个真实自我的“藏身之处”,用爱活出诚恳、坦荡的人生!
内容简介:
    休·麦凯讲述了个体生命中一个拥有探索性的问题——我到底是谁?通过分析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罗列出具体的案例,麦凯清晰地解释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将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的,他探索了我们的20个“藏身之处”:从上瘾到物质主义,从怀旧到受害者心理,这些机制将真我层层包裹,妨碍我们认识真正的自己,也影响了我们的心理健康。当我们用爱解放真实的自我之后,我们会发现,生活的面目将接近不同。
摘要:
        英国演员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在《时代》(Time)杂志中说,在即将60岁的时候,她思考了一个问题:“社会成功地把一些角色强加给我们,从女儿到妻子,到母亲,再到专业人士。但是这些角色真的能代表我们自己吗?我们要把这些角色一层层剥离,然后思考‘我到底是谁’。以前我总是认为这是一个很无聊的问题,现在我发现它很值得思考。”
    如果步入60岁时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那在40岁、50岁,甚至是80岁的时候也一样可以。
    经历创伤、痛苦和遭受苦难等人生重大事件会使人思考“我到底是谁”,比如离婚、重大疾病、破产、严重事故、亲友去世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造成社交隔离、大规模失业等种种混乱,同样让许多人重新思考自己更在乎什么。一些意外之喜也能给人带来启发,比如坠入爱河或孕育生命。
    但是,顿悟也会发生在一些平凡时刻,一旦灵光闪现,你会发现这些道理是如此简单。比如,深夜你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思索自己为什么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于是扪心自问:我的人生难道不应该过得更好吗?接着又疑惑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随即你决定改变现状,寻找人生中遗失的美好。
    或者,你正拿着电话聊天,突然发现另一端没有回应,这才意识到原来电话早就已经挂断了一阵子,而你对着空气不知道聊了多久,瞬间觉得自己这样有些蠢,心情也变得烦躁起来,怀疑这件事是否就是你人生的缩影:充斥着太多毫无意义的交谈,却没有足够真正的交流。转念一想,如果多倾听自己的心声,多和自己交流,多反省,人生会不会变得更好。
    又或者,你刚洗完澡出来,感到神清气爽,精神奕奕,一身轻松,脑袋一瞬间清晰地了解了真正的自己。用毛巾擦干身体时,你又在思索如果能接受真正的自己,那在与他人交往时是否也会变得更真实。
    有时候,沮丧阴郁的情绪也能让人反省自己。可能你会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感到失望懊恼,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无精打采,隐隐约约地不舒服,或者只是疲于应付别人对自己的诸多要求,觉得自己没用,随波逐流,找不到方向。为了让自己更加专注,你可能会开始为自己设立目标,比如写下每天待办事项的清单或自己“未来五年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比起这些,我有一条更好的建议,那就是审视自己的内心。
    古希腊人提出“认识自我”是拥有完满人生的基础,这并不是玩笑话,他们甚至将这句话铭刻在有名圣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入口处。据柏拉图所说,苏格拉底非常推崇这一观点,他曾教导人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虽然以苏格拉底的特权地位,提出这样的观点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更不用说他还是一个精英主义者),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或机会反思自我。但是,他的主张背后有着合理的思想:对自我的认识越深刻,就越能过上有意义、目标明确的生活,而这样的人生能让我们拥有高尚的品格,也就是“自尊”。    尊重自我的前提是要认识真正的自我。否则我们会落入“自大”的陷阱,狂妄地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但总会有相反的事实出现),而无法体验真正的自知所带来的从容与自信。然而,就像许多善于思考
...
目录:
第一章  何为“自我”
  存在主义与本质主义
  我们的“个人身份”源于社会建构
  触及“真正的自我”
  创造力:通向自我认知的道路
  “自我”的核心是爱的能力
  国家与个人同理
第二章  我们为什么要躲避自我
  我们害怕这个过程所需的情感代价
  我们不想打破现状
  我们害怕改变自我的设想
第三章  我们优选的20个“藏身之处”
  瘾(Addict)
  志向(Ambition)
  焦虑(Anxiety)
  傲慢(Arrogance)
  忙碌(Busyness)
  自满和确信感(Complacency and Certainty)
  幻想(Fantasy)
  宿命论(Fatalism)
  “遗忘”(Forgetting)
  内疚和羞耻(Guilt and Shame)
  追求幸福(Happiness)
  信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面具和标签(Masks and Labels)
  物质主义(Materialism)
  怀旧(Nostalgia)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
  投射(Projection)
  宗教和科学(Religion and Science)
  受害者心理(Victimhood)
  工作(Work)
第四章  向内探索
  “生活从40岁(或50岁,或60岁)开始”
  不要害怕“灵魂”这个词语
  做真实自我的勇气
  我在害怕什么?
  我想要证明什么?
  我在弥补什么?
第五章  停止逃避
  如果“真实的自我”阴暗或丑恶该怎么办?
  内在的自我不仅与我自己有关
  我思,故我在……我爱,故我在
后记  “我们只能通过爱而学会爱”
致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