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王之死
  • 帝王之死
  • 帝王之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帝王之死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6.57 5.3折 69 全新

库存3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柏杨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34707

出版时间2024-0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384页

定价69元

货号SC:9787520734707

上书时间2024-06-12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柏杨(1920.3.7—2008.4.29),原名郭定生,河南辉县人,中国当代作家,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以郭衣洞之名从事小说创作,为写作生涯之始。60年代用柏杨笔名为台湾《自立晚报》及《公论报》撰写杂文,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伟大的杂文家。后身入囹圄,历经劫难,始撰史书,以十年之力译写司马光《资治通鉴》,皓首穷经,大作始成。一生著作等身,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代表作品:《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中国人史纲》《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等。
主编推荐:
在柏杨看来,古代帝王无疑成为高危职业;而与之相对的,儒家史书则竭力昭示帝王家的威仪和体面,“中国史书遂成为诈欺大本营”。而柏杨无意与这样的儒家价值体系继续温存,故旁征博引,剥茧抽蕉,从纸间窥见鲜血淋漓,力寻帝王之死于非命的真实缘由。其亦庄亦谐的评叙,化为一记耳光,把“为尊者讳”的成规击得粉碎。洗刷史家粉饰后,柏杨的思索更多地集中到“帝王”这一身份上。其泼辣生猛的戏谑中,透出的是揪扯下帝王们神格面具的决心;揭示出的败亡因果,便发人深省。
柏杨并非学院派史家,其落笔所依据者,除故纸外,无非“以常理判断”的理性精神。譬如其推断上古禅让神话下,充斥的是君臣倾轧、父子流逐式的权力斗争。今天,这已成为被验明并广泛认同的历史事实,而柏杨其人其时以推理而贴合历史真相,笔锋锐利自不待讲,其眼锋之锐利,更加是《帝王之死》之亮点所在。
内容简介:
《帝王之死》分两集,首集《可怕的掘墓人》为柏杨1983年在美洲《中国时报》读史专栏“帝王之死”刊发的文章结集,次集《忘了他是谁》则是柏杨直接交付出版社出版的续集。共介绍了从黄帝时代到战国末期,二十七位不得善终的帝王。据柏杨计算,中国古代五百五十九个帝王中,约有三分之一之多死于非命。而这些帝王惨死的真相里,往往没有儒家史书竭力昭示的威仪和体面。有史可据的帝王之死,固然常常鲜血淋漓;甚至上古时代的“禅让”神话,亦充斥着权力斗争。故柏杨旁征博引,剥茧抽丝,力寻帝王之死于非命的真实缘由,夹叙夹议,说得读者如见其人,而各种败亡之果,亦昭然若揭。
目录:
可怕的掘墓人

提要  

序  

引言

四个时代  

有点邪门 

王就是King  

王不是King  



雪白的羔羊  

攀梯爬天  

圣人不是圣人  

吸尘器  

孔丘热情如火  

天下大旱  

又有大水    

权力从指缝溜走  

斗臭绝技 

旅途·囚房·惨死  



传奇人物  

血海深仇  

权力继承斗争  

谁是我的舅舅  

“天下第一大孝”  

逐父杀弟 

政治意淫 

“尧舜牌”  

历史重演 

相·后羿

势利眼史观  

三年大空位  

不得不跳  

瓶颈危机  

打猎打昏了头  

向东方逃亡  

向更远的东方逃亡 

长生不老药&ems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