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国译丛016 · 信任(2021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想国译丛016 · 信任(2021版)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63.48 6.9折 92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弗朗西斯·福山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78535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29页

字数375千字

定价92元

货号SC:9787549578535

上书时间2024-06-12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政治秩序的起源》、《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大断裂》、《国家构建》等。现居加利福尼亚。
主编推荐: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16)——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郭于华专文导读“福山的慧眼: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自发社会的力量”。★《信任》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经济立于社会生活中,若要理解经济,则必须要了解现代社会如何进行自我组织这一更为宏观的问题,一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资本归根结底对经济繁荣的创造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本书不是一本“竞争力”流派的指导书,这类书往往意在解释如何创建成功的经济体,或美国人应该如何模仿日本或德国。《信任》旨在讲述一个经济生活如何反映、塑造和支撑现代生活本身的故事。★福山在本书中把焦点集中在信任度存在与否所造成的结果上,使读者对于社会资本有了崭新而准确的认识;这本书问世之后,我们再也不可能忽略文化的前提而单独分析经济成长的议题。想要了解国家财富真正来源的人,《信任》一书是不可或缺的读物。——威廉?盖尔斯敦(William A. Galston,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福山以观察入微的笔触,逐一分析了美、法、德、意、日韩以及华人文化传统及其经济活动特色,详尽而细密地考察了社会信任度在各国经济生活上的角色,读者可以从中清楚地了解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真正重要性。经济行为是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由各种习俗、规则、道德义务以及其他各种习惯连缀在一起,塑造着社会。本书将会证明,一个国家的繁盛和竞争力是由某一普遍性的文化特征所决定的,即社会本身所固有的信任程度。对于想了解经济而又能体会经济乃是大社会文化之一环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向。

摘要:
        第1章  历史终结处的人类处境
    当我们迈向21世纪时,政治经济体制的极大趋同已然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本世纪初,各国因为意识形态的鸿沟而对立。为了争夺政治范畴的至上地位,君主制、法西斯、自由民主以及共产主义展开了激烈竞争,而不同的国家亦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经济走向:保护主义、社团主义、自由市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一而足。今天,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已经或准备采用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与此同时,世界大部分国家转向市场导向的经济,并融入资本主义的全球性分工。
    我在其他地方也提到过,这一走向构成了“历史的终结”,这里的历史指的是马克思一黑格尔意义上大写的历史,即人类社会向着同一最终目标演进的宏大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这一趋势以一种一以贯之的方式塑造着各国经济体,并将它们连缀在巨大的全球经济中。与此同时,现代生活变得愈发复杂,包裹着越来越4密集的信息,而这一切都使得中央计划经济愈发困难。反之,技术驱动下的资本主义创造出空前繁荣,进而孵化出倡导普世与平等权利的自由主义,而为争取人类尊严的“寻求承认的斗争”也达到很好。尽管许多国家在创建民主与自由市场体制的过程中遭遇困难,其他一些国家,尤其是前社会主义国家,又纷纷后退到法西斯主义或无政府状态,但这些国家只能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民主资本主义制度,以作为它们的政治经济组织模式。除此以外,别无选择。
    虽然各国体制都趋向民主资本主义这一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将不再面临各种挑战。在这个特定的体制构架中,有些社会富裕,有些则陷于贫困,民众对于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满意度也有高有低。尽管如此,历史终结处人类制度的万法归一让我们可以断定,在后工业社会,通过野心勃勃的社会工程实现更进一步的改善是不可能的了。我们不再寄希望于通过宏大的社会工程来创造出一个“伟大的社会”。例如,克林顿政府在1994年推行医疗改革时举步维艰,政府希望规模化管理民众经济生活的这一重要环节,而美国民众对于这一做法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在欧洲,已经没有人会认为通过扩大社会福利可以解决高失业率或移民等当代社会的重大问题。相反,即便社会发展方案涉及福利问题,也是通过削减福利来提高欧洲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虽然在大萧条之后,凯恩斯主义的赤字消费在民主工业国家大行其道,现如今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一理论是漏洞百出、不攻自破的。目前,“不添乱”(donoharm)成为大多数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优选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方式包括确保稳定的货币流通以及控制庞大的财政赤字。
    今天,几乎所有严肃的观察家都不再寄望于社会工程,他们都坚信自由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活力源于健康且多样化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一个繁杂的中间体制,它融合了各色商业、自发结社、教育机构、俱乐部、工会、媒体、慈善机构以及教会等等,并构建在家庭这一基础结构之上。之所以说家庭是基础结构,是因为人们通常通过家庭来完成社会化,以融入他们所在的文化,习得5在更广大的社会中生存所必需的技能,而社会的价值和知识也通过家庭得以在一代又一代人中间传承。
    P7-8
目录:
导读  福山的慧眼:
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自发社会的力量/郭于华
序言
第一部分 信任之理念
  第1章 历史终结处的人类处境
  第2章 “百分之二十”解决方案
  第3章 规模与信任
  第4章 善与恶的语言
  第5章 社会美德
  第6章 世界各地的结社之道
第二部分 低信任社会与家庭价值观的悖论
  第7章 通往社会性的坦途和弯路
  第8章 一盘散沙
  第9章 “布登勃洛克”现象
  第10章 意大利的儒家主义
  第11章 法国:面对面
  第12章 韩国:骨子里的中国式企业
第三部分 高信任社会与延续社会性的挑战
  第13章 无摩擦经济
  第14章 坚如磐石
  第15章 儿子与陌生人
  第16章 终身雇用制
  第17章 财团
  第18章 德国巨人
  第19章 韦伯与泰勒
  第20章 团队中的信任
  第21章 局内人与局外人
  第22章 高信任的工厂
第四部分 美国社会与信任危机
  第23章 “鹰隼不群”—果真?
  第24章 循道合群
  第25章 美国的黑人和亚裔人
  第26章 正在消失的中间层
第五部分 丰富信任
  第27章 后起之秀
  第28章 重返规模
  第29章 奇迹迭出
  第30章 社会工程终结之后
  第31章 经济生活的精神化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