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玛村调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塔玛村调查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9.76 7.1折 56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莉 主编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34090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6页

字数313千字

定价56元

货号SC:9787513634090

上书时间2024-06-12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主编推荐:
罗莉主编的《塔玛村调查(藏族)》旨在通过村庄经济的的调查,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塔玛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并说明民族文化在村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本书为进一步研究本民族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比较翔实的实证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通过村庄经济的的调查,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岔河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并说明民族文化在村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摘要:
    1.农牧民“安居工程”补贴
    近年来,为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塔玛村规划建设了5个失地农民搬迁安置小区,建筑风格上充分体现了“现代与传统、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理念。至2011年8月,已建成和入住两个安置小区,人住农户数为314户。另外,在调研组人驻塔玛村时有两个小区正在建设,当时预计2011年底搬迁入住。据调查了解到,安置房全部是四层建筑,三种户型,面积为140~220平方米,一、二层是“一楼一底带小院”的藏式建筑,用于安置农户。三、四楼的单元门单独设置于楼房的另一侧,以市场价格对外出售。三、四层的市场化运作也可以补贴农民房价与成本价之间的差额。为解决塔玛村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塔玛村热曲组和江中组分别投资7000万元和5000万元建设了多功能综合就业商住楼,同时,村委会采取村民入股等方式举办了扶贫采沙、宾馆、度假村、花卉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集体经济实体,总投资达到1亿多元,年纯收入达到360万元,切实增加了失地农民的现金收入和就业机会。2010年,塔玛村经济总收入达4248万元,年人均收入达到8415元。从几年前的一个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村庄发展成拉萨市城关区小康示范区。这是一个成功的转变,是现代城镇化的典型案例,也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大转变。
    在建设安置小区过程中,塔玛村非常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小区里不仅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和网络,小区的绿化面积达到了40%,同时村委会还按照拉萨市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有关要求,建设了花园、篮球场等群众性室外活动场所,为村民群众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提供了便利。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村庄
一、塔玛村概况
(一)“冲拉”村变“塔玛”(红旗)村
(二)历史沿革与行政建制
(三)失地农民变社区居民
(四)昔日村庄变新城
二、经济制度变迁与发展
(一)赞普所有制经济制度
(二)封建农奴制经济制度
(三)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制度
(四)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制度
三、由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
(一)传统农业下的塔玛村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塔玛村
四、土地征收及影响
(一)塔玛村土地征收
(二)塔玛村安置小区建设
(三)塔玛村变迁的影响
五、塔玛村的集体经济
(一)集体经济的背景
(二)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三)筹资方式与经营内容
(四)集体经济效益的体现
六、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一)得力的村党支部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
(三)经济发展纵横向比较
(四)完备设施与保障
七、塔玛村的教育与就业
(一)塔玛村小学的发展历程
(二)村民受教育途径
(三)鼓励教育对策
(四)失地劳动力情况及职业技能培训
八、塔玛村的经济政策
(一)支农惠农政策
(二)社会福利政策
(三)r教育就业政策
(四)优生优育政策
九、风俗习惯与文化生活
(一)宗教信仰
(二)人生礼仪
(三)饮食文化
(四)服饰文化
(五)民居特色
(六)主要节庆
(七)娱乐形式
第二部分 农户
十、干部户
(一)村干部户——平措家
(二)村干部户——巴桑顿珠家
(三)村干部户——强巴索巴家
(四)“三老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