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90.88 7.1折 128 全新

库存2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帕特里克·贝尔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9845

出版时间2017-0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784页

字数696千字

定价128元

货号SC:9787508689845

上书时间2024-06-12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英]帕特里克·贝尔福,第三任金洛斯男爵(1904—1976),苏格兰历史学家、作家、记者。
1925年,贝尔福从牛津大学历史系毕业,开始了记者和专栏作者生涯。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贝尔福作为贵族子弟,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在情报部门工作。1944年到1947年,贝尔福赴英国驻开罗使馆任职,总管宣传部门,从此开启了他与中东、土耳其的不解之缘。
1947年之后,贝尔福回到自由职业。终其一生,贝尔福不是在伦敦居住,便是在中东游历,成为中东事务和历史的专家。1952年,贝尔福受英国政府委托,写作了一部经典而极富争议的土耳其国父传记,即《阿塔图尔克:一个国家的重生》。此后他还创作了一系列历史作品,包括《希腊肖像》(1956)、《埃及肖像》(1966)、《两海之间:苏伊士运河的建造》(1968)、《摩洛哥》(1971)、《圣索菲亚大教堂:一部君士坦丁堡的历史》(1972)等。贝尔福深知,这些书其实都是对奥斯曼帝国昔日江山的局部写照。在他生涯的最后,贝尔福终于能够以一部《奥斯曼帝国六百年》(1977)交代自己对中东大地的一生热爱。这本书于贝尔福去世后一年出版。
主编推荐:
1. 奥斯曼帝国史,即土耳其的古代、近代史,是我们了解世界近现代变迁必不可少、又常常忽略的一块拼图。奥斯曼帝国的国运兴衰,强时称霸欧洲,弱时被欧洲赶超、欺凌,加上地处“世界的十字路口”,使得土耳其成为理解近代全球力量变迁绝好窗口。从这里,你在了解土耳其自身的同时,也将从另一个视角理解现代欧洲和现代中东的形成。
2. 历史读者的感官盛宴!本书作者曾受有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称赞,说作者兼为“形象刻画的大师”和“叙事写作的大师”。《奥斯曼帝国六百年》作为作者的生涯收官之作,完美诠释作者的大师文笔。傲视欧亚群雄的伟大苏丹,被守旧势力烧死在塔楼中的维新大臣……洋洋洒洒的奥斯曼历史,在作者的笔下鲜活起来。
3. 土耳其时政局势动荡,牵动欧亚两洲乃至全世界的神经。这个地处欧洲和伊斯兰世界之交,背负数百年奥斯曼帝国传统的国家,为何如此重要?这部奥斯曼帝国通史将给你答案。
4. 土耳其旅游访古、感受风情的推荐读物。土耳其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国际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这本书让你不再对土耳其一无所知,你将对伊斯坦布尔的街巷、伊兹密尔的古城、地中海岸的秀丽风光都有不一样的亲切。
5. 你是否是诺奖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粉丝?那么《奥斯曼帝国六百年》也将让你一见如故!这是《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白色城堡》等书背后的历史布景。
6. 土耳其与中国同为亚洲文明古国,到了近代又一同沦为欧洲主导的世界现代化大潮中的落后被欺者。近代的土耳其史称“西亚病夫”。是什么导致了中土两国的相似命运?了解土耳其的历史命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近现代世界。
精彩内容:
【序幕】

多少个世纪以来,一拨又一拨的游牧民族从中国的边境出发,沿着高耸的欧亚大草原,经过土耳其斯坦,一路向西迁徙。这些以畜牧业为生的族群过着简单的生活。他们住帐篷,骑着马和骆驼,畜养着成群的牲畜,这些牲畜也为他们提供食物和衣服。他们在季节性的草场之间来回迁徙,并且周期性地迁往更远的地方,以寻找水草更丰美的牧场,或躲避相继而来的类似的游牧部落。有时候,他们会拿出自己的畜牧产品,与城镇居民或农民交换他们所能提供的物产。偶尔,他们也会在有水源的绿洲停下脚步,过起农耕的生活。为了维持他们的畜牧业经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得不与自然界中的种种力量进行旷日持久的斗争。在这一过程中,这些隶属于松散的部落联盟的封闭的小族群,获得了特有的活力、技能,并形成了自己的制度与习俗。
在这些游牧民族中,有一个分布广泛而充满活力的民族,被中国人和其他邻近的民族分别称为“突厥”或“Dürk?”。据说,这个好战的民族得名于其发源地一座形似头盔的山。突厥人最初被视作匈人的一支,他们也是蒙古人的近亲,跟芬兰人和匈牙利人的先祖也有亲缘关系。
6 世纪,突厥人征服了另一个与他们相似的民族,开始统治大约相当于今天蒙古国的地区。接着,他们三面出击,将其版图向北、南、西三个方向扩张,占据了草原上一大片广阔的土地,创立了空前庞大的游牧民族帝国。伴随着领土的扩张,突厥人不再受统一政权的管辖,但仍然保留了种族和语言上明显的共同特征。在不同族群的突厥人之间,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在他们的萨满教信仰中,土、空气、火和水这些自然元素之神都是突厥化的。很快,突厥人脱离了简单而未开化的生活状态,在他们的父系氏族社会的内部建立了自己的文明。他们的领袖获得了远超部落长老的权力,同时还控制着附庸的其他部落。
一些被统称为乌古斯人(Oghuz)的突厥部落在塞尔柱(Seljuk) 家族历代酋长的率领下向西迁徙。据说,他们的迁徙路线得到了
...
内容简介: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强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土耳其人拥有草原民族一贯的凌厉作风,而他们的灵活与包容则在那个时代独树一帜。仅仅经过三位开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国”自立,在欧洲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
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鼎盛时代的奥斯曼帝国,为欧亚大陆的政治地图带来了少有的冲击。在欧洲,奥斯曼帝国在拜占庭帝国的废墟上建起新的繁荣,被汤因比称为“罗马帝国的第五次复兴”;在亚洲,它再现阿拉伯帝国的辉煌,带领伊斯兰世界回归了团结与强盛。这一切,使得奥斯曼帝国在那个帝国时代无往不利,成为“三洲两海、东方西方、世界中心伊斯坦布尔的主人”。
随着世界现代的降临,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站上历史变革的潮头,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国、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与东方强权奥斯曼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奥斯曼军队再度围攻维也纳遭遇惨败,从此,“胜利”愈发成为一种奢望:奥斯曼帝国在军事、制度、科技上都被欧洲赶超了。帝国尝试过种种维新道路,新与旧的交锋异常残酷,一些大臣甚至苏丹为了改革事业献出了生命。
帝国的改革亦步亦趋,而世界近代的帝国主义争夺和民族独立运动却来得无比迅猛。182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同时期的埃及也自立门户。此后,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中东和非洲领土上陆续分裂出二十多个国家。其中很多国家迅速沦为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最终,奥斯曼帝国本身也在“一战”战败后倾覆。六百年世界帝国的历史成了被人怀念、叹惋的过去,而现代土耳其以一个共和国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土耳其的跌宕国运中,中国读者能找得到祖国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国际现状的根源。那段帝国时代是欧亚两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不可磨灭、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
摘要:
    【第十二章】(节选)

1520 年,苏莱曼登基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此时也恰逢欧洲文明的历史转折点。封建制度奄奄一息,中世纪晚期的黑暗正逐渐被文艺复兴的璀璨光芒所取代。在拥有杰出个人能力的年轻君主的带领下,更加成熟而文明的国家正在崛起。16 世纪属于查理五世(Charles V)和哈布斯堡王朝、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 I)和法国的瓦卢瓦王朝(Valois)、亨利八世和英格兰的都铎王朝。现在,这三位强大的君主又有了一位可以与他们匹敌的同侪——被誉为“所罗门第二”的26 岁的苏莱曼苏丹。
在西方世界,苏莱曼将成为基督教世界权力制衡中的重要一环;在东方的伊斯兰世界,他将获得巨大的荣耀。在穆斯林的眼中, “十”是个得到祝福的数字:人有十根手指、十根脚趾和十种感官, 《古兰经》分为十个部分,《五书》(Pentateuch)中有十诫,先知穆罕默德有十个门徒,伊斯兰教的天堂里有十重天,由十位天使守护其中。而苏莱曼正好是奥斯曼帝国的第十位苏丹,他的统治又开始于伊斯兰教历(Hegira)中第十个世纪的开端。东方世界传统上认为,每个世纪之初时都会崛起一位伟人,而苏莱曼就是这样一位伟人,他是“完美数字的完美之人”,是天堂来的天使。
由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和穆罕默德二世发动的后续征服战,西方国家不得不认真对待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攻势。它们意识到,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不是暂时的,它们必须同时动用军事和外交两种手段来加以应对。对意大利的各个国家来说,奥斯曼人的潜在威胁和有关与奥斯曼人的秘密联盟的谣言成了十分有用的外交武器。在这个宗教狂热的时代,有很多人相信土耳其人的入侵将是对欧洲人罪孽的神圣审判。有些地方会每天敲响“土耳其钟”,提醒虔诚的人们到了忏悔和祈祷的时间。十字军的种种传说预言道,土耳其人将会一直打到圣城科隆(Cologne),但他们会在那里被一位基督徒皇帝——而不是教皇——击败,并且一直被赶到比耶路撒冷更遥远的地方。当查理五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时,很多人声称他就是这位传说中的基督教世界的英雄。
由于一系列精心安排的联姻和恰逢其时的死亡事件,查理五世的帝国疆域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覆盖了尼德兰、德意志、奥地利和西班牙。它还包括了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王国以及位于墨西哥和秘鲁的据点。查理五世继承的奥地利领土与土耳其人的威胁只隔了一道阿尔卑斯山;而在苏莱曼的统治下,土耳其人的威胁将与日俱增。
尽管查理五世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了土耳其人的威胁,他眼下却有一个更为直接的敌人:法国的弗朗索瓦一世。他正是在竞争中击败了弗朗索瓦一世,才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就在苏莱曼刚刚登基不久,查理五世就与弗朗索瓦一世公然开战。查理五世的野心是把西方的基督教世界都统一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之下,而法国是这一梦想的一大障碍。它隔开了查理五世在德意志和西班牙的领地,威胁到了对他的军事安全和贸易繁荣而言都至关重要的海上交通。此外,法国还打乱了他在意大利北部的安排。在这里,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一直就边界问题争吵不休。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基
...
目录:
序  幕 001
第一部分  帝国的黎明 011
第一章 013
第二章 030
第三章 042
第四章 065
第五章 079
第二部分  新拜占庭 091
第六章 093
第七章 109
第八章 126
第九章 141
第十章 162
第三部分  帝国之巅 183
第十一章 185
第十二章 196
第十三章 207
第十四章 229
第十五章 247
第十六章 263
第十七章 279
第四部分  衰败之种 301
第十八章 303
第十九章 330
第二十章 350
第二十一章 372
第二十二章 385
第二十三章 398
第五部分  死敌俄罗斯 423
第二十四章 425
第二十五章 436
第二十六章 445
第二十七章 454
第二十八章 469
第六部分  改革的时代 497
第二十九章 499
第三十章 525
第三十一章 549
第三十二章 571
第三十三章 584
第三十四章 609
第三十五章 629
第七部分  末代苏丹 651
第三十六章 653
第三十七章 669
第三十八章 694
第三十九章 716
第四十章 732
后  记 753
附  录  奥斯曼帝国君主列表 767
参考书目 76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