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菲女士的日记(精)/百年中篇典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莎菲女士的日记(精)/百年中篇典藏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9.02 6.2折 46.8 全新

库存9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玲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91016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41页

字数110千字

定价46.8元

货号SC:9787536091016

上书时间2024-06-12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当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27年发表处女作《梦珂》,1928年初发表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赞扬。之后创作了《韦护》《一九三〇年春上海》《田家冲》《水》《母亲》等作品,从而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目前的地位。她于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之后,担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和中共“左联”党团书记。1936年她进入陕北苏区,担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红军中央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担任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率团随八路军总部开赴山西抗日前线,进行宣传,统战工作。1939年她回到延安,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副主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在此期间,她发表了《上前线去》《彭德怀速写》《文艺在苏区》《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冀村之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田保霖》《三日杂记》《夜》等作品,反映了红军、苏区、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活。1948年写成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被译成多种文字,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1949年后,她担任全国文联党组副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晚年,她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兼文化组组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写了《杜晚香》《牛棚小品》等作品约一百万字。
主编推荐:
花城“百年中篇典藏”系列,精选中国现当代中篇经典,全精装印制,文学与收藏价值并重。著名学者林贤治主编。每册选入作家代表作品、照片及相关作品创作手记、访谈、评论,手迹等,整体充实完善,别具纪念意义。32开本小巧精致,阅读体验不错。一百年来,经过时间的淘洗,积累了一批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中篇小说。“百年中篇典藏”按现代到当代的不同时段,从中遴选出二十四部作品。宗旨是,使读者对具体的作家、作品,乃至一百年来中篇小说创作的源流状貌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内容简介:
    作为刚刚觉醒的女性主义者,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恋爱的莎菲女士陷入歧路彷徨之中。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篇日记体小说,描写“五四”运动后北京城几个青年的生活和爱情;《在医院中》讲述的是一个年轻护士在医院从惧怕到镇静的锻炼过程;《我在霞村的时候》讲述的是霞村一个在敌军阵营中当卧底的女性回村后被冷落的故事。
摘要:
        莎菲女士的日记
    十二月二十四
    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像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并且一刮风,就不能出去玩,关在屋子里没有书看,还能做些什么?一个人能呆呆的坐着,等时间的过去吗?我是每天都在等着,挨着,只想这冬天快点过去;天气一暖和,我咳嗽总可好些,那时候,要回南便回南,要进学校便进学校,但这冬天可太长了。
    太阳照到纸窗上时,我是在煨第三次的牛奶。昨天煨了四次。次数虽煨得多,却不定是要吃,这只不过是一个人在刮风天为免除烦恼的养气法子。这固然可以混去一小点时间,但有时却又不能不令人更加生气,所以上星期整整的有七天没玩它,不过在没想出别的法子时,是又不能不借重它来像一个老年人耐心着消磨时间。
    报来了,便看报,顺着次序看那大号字标题的国内新闻,然后又看国外要闻,本埠琐闻……把教育界,党化教育,经济界,九六公债盘价……全看完,还要再去温习一次昨天前天已看熟了的那些招男女编级新生的广告,那些为分家产起诉的启事,连那些什么六○六,百零机,美容药水,开明戏,真光电影……都熟习了过后才懒懒地丢开报纸。自然,有时会发现点新的广告,但也除不了是些绸缎铺五年六年纪念的减价,恕讣不周的讣闻之类。
    报看完,想不出能找点什么事做,只好一人坐在火炉旁生气。气的事,也是天天气惯了的。天天一听到从窗外走廊上传来的那些住客们喊伙计的声音,便头痛,那声音真是又粗,又大,又嗄,又单调;“伙计,开壶!”或是“脸水,伙计!”这是谁也可以想象出来的一种难听的声音。还有,那楼下电话也是不断的有人在那电机旁大声的说话。没有一些声息时,又会感到寂沉沉的可怕,尤其是那四堵粉垩的墙。它们呆呆的把你眼睛挡住,无论你坐在哪方:逃到床上躺着吧,那同样的白垩的天花板,便沉沉的把你压住。真找不出一件事是能令人不生嫌厌的心的;如同那麻脸伙计,那有抹布味的饭菜,那扫不干净的窗格上的沙土,那洗脸台上的镜子——这是一面可以把你的脸拖到一尺多长的镜子,不过只要你肯稍微一偏你的头,那你的脸又会扁得使你自己也害怕……这都是可以令人生气了又生气。也许这只我一人如是。但我却宁肯能找到些新的不快活,不满足;只是新的,无论好坏,似乎都隔我太远了。
    吃过午饭,苇弟便来了,我一听到他那特有的急遽的皮鞋声已从走廊的那端传来时,我的心似乎便从一种窒息中透出一口气来感到舒适。但我却不会表示,所以当苇弟进来时,我只能默默的望着他;他反以为我又在烦恼,握紧我一双手,“姊姊,姊姊”那样不断的叫着。我,我自然笑了!我笑的什么呢,我知道!在那两颗只望到我眼睛下面的跳动的眸子中,我准懂得那收藏在眼睑下面,不愿给人知道的是些什么东西!这是有多么久了,你,苇弟,你在爱我!但他捉住过我吗?自然,我是不能负一点责,一个女人
...
目录:
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  丁玲
在医院中  丁玲
大起大落——莎菲女士的命运  杨桂欣
丁玲谈《莎菲女士的日记》  杨桂欣
“莎菲决不是丁玲!”  杨桂欣
贞贞——抗日烽火中的凤凰  桂欣
陆萍——执着追求现代文明的改革家  杨桂欣
丁玲创作年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